一、构思过程: 上联写寒风扫落树叶,是秋冬之交的萧瑟场景。下联想换个角度,不从“

甘木讲历史 2025-05-15 17:31:37

一、构思过程: 上联写寒风扫落树叶,是秋冬之交的萧瑟场景。下联想换个角度,不从“暖”反着对,而是顺着季节的“冷”继续延伸,但加入一点“生机”的反差。“五更”对“一夜”,都是时间词,且“五更”更接近清晨,带点时间流逝的感觉;“冷露”对“寒风”,都是冷冽的自然元素,但“露”比“风”更柔和,带点湿润感;“菊凝香”对“叶落尽”,落叶是凋零,菊花却是秋冬绽放的坚韧植物,“凝香”二字让画面从“视觉凋零”转向“嗅觉芬芳”,用微小的生机打破单调的肃杀,既呼应季节又避开之前用过的“暖日”“花草”意象。 二、赏析: 这对联像一段夜转晨的小纪录片。上联里,整整一夜的寒风把树叶刮得干干净净,树枝光溜溜的,透着股冷清清的寂寞劲儿。下联镜头转到五更天,寒气凝成了露珠,悄悄落在菊瓣上,可菊花偏偏在这时候把香气凝得浓浓的,像是在跟冷天较劲。“叶落尽”是大写的萧瑟,“菊凝香”是小写的倔强,一枯一荣之间,好像能看见寒风里一朵小菊花抖落露珠、昂着头的样子。对仗上“一夜”对“五更”像钟表滴答走,“寒风”“冷露”像一对冷兄弟,最后用“叶落尽”的“尽”和“菊凝香”的“香”兜住全诗,既有季节的连贯感,又藏着“越冷越精神”的小倔强,读起来嘴里凉凉的,心里却有点暖乎乎的,像是给冬天里塞了一颗带花香的糖。

0 阅读:4
甘木讲历史

甘木讲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