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陕西一父亲为了报恩,把19岁女儿嫁到荒漠深处,女儿跑了多次不成,哭闹

晨曦微尘 2025-05-15 17:42:53

1985年,陕西一父亲为了报恩,把19岁女儿嫁到荒漠深处,女儿跑了多次不成,哭闹7天,终于认命,不料,30年后她的名字响彻世界。 陕西靖边县有个叫殷玉珍的姑娘,刚满十九岁就经历了人生转折,她爹牵着骡子驮着铺盖卷,带着她往毛乌素沙漠深处走。 这趟路走得人心里发慌,四下里全是望不到头的黄沙包,连个活物都瞅不见。 等走到地头上,她看见一间泥巴糊的土房子,房檐底下挂着干草帘子,当场眼泪就下来了,她这是要嫁到沙窝窝里还爹欠下的救命恩情。 白家爷俩三年前救过殷家遭了风沙的羊群,眼下要用闺女来报恩。 新郎官白万祥是个闷葫芦,见着新媳妇光会搓手,家里穷得连条像样的板凳都没有。 新娘子头三天没吃下饭,成天抹着眼泪往外跑,可这沙漠里哪分得清东南西北?跑出去二里地就被沙子迷了眼,最后还是男人深一脚浅一脚给背回来。 白万祥也算老实人,见媳妇闹腾也不拦着,就在后头跟着,慢慢地殷玉珍也认了命,寻思着这辈子怕是要跟黄沙较劲了。 有天她在墙根底下瞅见棵绿油油的草苗子,心里突然亮堂了,要是能把这漫天黄沙收拾住,往后的日子兴许还有盼头。 转过年来开春,两口子把家里那头瘸腿母羊换了三百棵树苗。 不过,在沙漠里种树可不是容易事,白天沙子烫脚,晚上北风刮脸。 头天刚栽下的苗子,隔夜就让风沙埋得找不见影,三百棵树苗最后就活下来几十棵,可就是这几棵歪脖子树,让两口子看见了希望。 1989年,白万祥在外头帮工听说公社来了五万棵树苗,原本是分给各村治沙用的,可大伙嫌费事没人要。 于是,他连夜赶回家,套上骡子拉着板车就往公社跑,五万棵树苗堆成小山,别人看着发愁,这两口子倒像捡了宝。 那阵子天不亮就出门,月亮爬上沙梁才回家,硬是把树苗全栽进了沙窝里。 种得多了就琢磨出门道,先撒沙嵩籽固住流沙,赶着羊群把沙地踩实成了再种树。 殷玉珍怀着身子也不闲着,头胎娃娃早产生在沙梁上,裹着棉袄抱回家,后来生的俩孩子也是跟着爹妈在沙地里滚大的,小娃娃会走路就会给树苗浇水。 就这么一年年熬下来,到2022年开春,老白家房前屋后七万多亩沙地全变了样。 原先光秃秃的沙包子上,如今樟子松、杨树窜得比房梁还高,野兔子、沙鸡子都回来做窝,沙漠里愣是整出片绿洲。 值得一提的是,她不光会种树,脑子也活泛,树多了就搞养殖,领着乡亲们养鸡养羊,还弄了个生态园。 从前躲着风沙走的庄户人,现在都跟着她学治沙,国家给的荣誉证书摞起来得用麻袋装,连外国人都跑来取经。 最让老百姓服气的是,这个沙窝窝里走出来的女人,真当上了人大代表,说话办事都透着实在劲儿。 要说这夫妻俩三十多年咋坚持下来的?殷玉珍有句话实在:"看见小树苗活过来,就像看见自家娃娃会走路,心里头那个舒坦,比吃蜜还甜。" 如今开车走在这片林子里,谁能想到这儿三十年前还是鸟不拉屎的沙窝窝?老辈人说这是"沙进人退"的地方,现在硬是让这两口子整成了"绿进沙退"的活样板。 信息来源: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网《毛乌素沙漠治理典型案例》 新华社《治沙女杰殷玉珍:把青春种进沙漠》 《中国绿色时报》2022年刊发《殷玉珍家庭林场模式调研报告》

0 阅读:39
晨曦微尘

晨曦微尘

晨曦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