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年,武则天在朝堂上,笑眯眯地说:张德,听说你生了儿子,恭喜你。张德高兴地连

底层史观吖 2025-05-16 11:49:24

692年,武则天在朝堂上,笑眯眯地说:张德,听说你生了儿子,恭喜你。张德高兴地连忙叩谢。不料,武则天又来了一句:你儿子庆生宴上的羊肉,味道看起来不错啊。张德被吓得满头大汗,跪求饶命。

朝中的大臣都替张德捏了一把汗,大臣中参加庆生宴的几人,更是被吓得冷汗直流。张德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是谁在背后耍阴招。在庆生宴上大吃羊肉,怎么会造成如此可怕的后果呢?

原来,武则天热衷于佛教,将其作为巩固权力和影响力的工具。为了巩固统治并获得公众支持,武则天实行严格的措施以禁止屠宰牲畜。

这些法令不仅限于家禽和牲畜,甚至还包括鱼和虾的捕捞。民众受到素食主义无情地束缚,在饥荒的现实环境下还得忍受着饥饿。

692年,宰相张德的夫人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这让张德欣喜不已,为了庆祝自己中年得子,他决定好好庆祝一下。

张德意识到没有肉的宴会将毫无生气,宾客们来庆祝,只吃素菜,一是吃不饱,二是太寒酸了。

张德咬咬牙,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偷偷安排宰了一只羊,打算用一顿丰盛的筵席来招待客人。

为了保密起见,张德只邀请了几位信得过的亲戚和朋友赴宴。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精心策划的宴会被一位不速之客破坏。

杜肃未提前通知,就不请自来。张德又不能把他拒之门外,便只能勉强允许杜肃进来参加宴会。

宾客们品尝着鲜美的羊肉,空气中洋溢着期待和满足。张德等人不知道,杜肃吃饱喝足后,小心翼翼地将一块羊肉藏在口袋里,为他的奸计埋下了伏笔。

当晚,杜肃带着张德犯法的罪证——一块羊肉,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他写了一封密函,详述了张德违反朝廷禁肉的规定。

杜肃连夜来到皇宫,向武则天展示他搜集到的罪证。杜肃声音里佯装愤慨,指责张德藐视法律,无视禁令。他等待着武则天对他的认可和奖赏,希望武则天能够迅速将张德治罪。

然而,精明的武则天却另有打算。

第二天,武则天在上朝时,对张德说,婚礼和葬礼不属于禁令范围。

武则天揭露了杜肃的小人行径,将密信和羊肉拿给大臣们看,证明了杜肃的诡计多端。

朝堂上一片不屑之声,各个官员都对杜肃的卑鄙行径表示蔑视。这位从告密者的行为被千夫所指,因为没有人愿意和小人共事。

武则天登基初期,地位并不牢固,所以提倡互相检举。可如今国泰民安,帝位稳固,再继续执行告密制度,就不得人心了。

“禁屠令”当初作为“一刀切”的政策,长期实行下去,已经弄得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武则天本人也觉得“禁屠令”没有再执行下去的必要,但是君无戏言,朝令夕改不利于自己的统治,正好借着张德的事作为一个台阶,合情合理地取消了“禁屠令”。

反思这一事件,人们会想起潜伏在权力走廊里的恶棍。他们戴着友谊的面具,隐藏着自己的真实意图,在幕后策划阴谋。在复杂的职场环境中,必须保持警惕,与这些可能利用自身弱点牟取私利的人保持安全距离。

此外,张德的故事也提醒人们在邀请朋友和同事时要审时度势,谨慎行事。张德如果更细心些,或许就能看出杜肃的真实面目。

随着历史的翻页,我们发现,即使是最明智、最公正的统治者也会以自身利益和统治的稳定性为指导。张德的命运和杜肃的谴责凸显了封建制度内部权力斗争的动荡本质。

最终,背叛的面纱被揭开,隐藏在阴影中的背叛暴露了出来。张德取得了胜利,他对武则天的忠诚得到了证实,而杜肃则被作为口是心非和野心的警示而载入史册。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说:“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所以,我们的人生要敢于说不,守住自己的底线,对于不怀好意的人,不要委曲求全,要大胆拒绝。

0 阅读:227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