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一农民正在地里干农活。村长突然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别干了,快回去,你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5-17 11:55:55

1988年,一农民正在地里干农活。村长突然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别干了,快回去,你家来了个大官!”没想到,他竟因此得知母亲的一个大秘密。

河北兴隆县的山坡上,四十三岁的农民朱海清正顶着毒日头锄地,远处土路上突然扬起一片黄尘,村主任边跑边喊的声音顺着山风飘过来。

他怎么也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变故竟会揭开尘封四十多年的家族秘辛。

朱海清记忆里的母亲张翠屏,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能干人,总能在石缝里刨出粮食,寒冬腊月给游击队送过棉鞋,饥荒年月把最后半碗高粱面分给逃难的外乡人。

1982年临终前,老人攥着儿子的手终于说出深藏半辈子的秘密,那个总被乡亲们传成"野汉子"的丈夫,实则是牺牲在1943年的八路军交通员朱殿坤。

六年后闷热的晌午,当朱海清扛着锄头赶回家时,看见自家土坯房前停着辆锃亮的黑色轿车。

车门边站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笔挺的中山装口袋里别着钢笔,身后还跟着两个穿制服的年轻人。

老人布满皱纹的眼眶突然泛红,盯着他黢黑的脸庞喃喃道:"这眉眼活脱脱就是当年的麻利姐。"

而这位不速之客正是开国少将李运昌,1943年深冬,时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的他带着三百多战士,被七千多日伪军逼进五指山。

眼看要全军覆没时,怀孕九个月的山村妇女张翠屏挺着大肚子摸黑找到队伍,硬是带着官兵从结冰的瀑河峡谷钻出包围圈。

撤退途中,被战士们称作"麻利姐"的孕妇在冰面上早产,用牙咬断脐带后继续带路,给孩子起名"冰儿"的往事,成了李运昌心头四十多年的牵挂。

那次惊险突围保存了冀东抗日武装的有生力量,张翠屏背着婴儿继续给游击队送情报,她丈夫朱殿坤同年秋在执行任务时,被日军用刺刀挑死在瀑河岸边。

往事伴着将军的讲述,像揭开封条的陈年老酒,呛得朱海清蹲在门槛上直抹眼泪。

往后的日子,村里人常见到那辆黑轿车停在朱家院里,李运昌带着民政部的人来核实情况,从唐山档案馆翻出泛黄的《冀东忠烈录》,在第37页找到了朱殿坤的名字。

河北省民政厅1989年的优抚档案显示,朱海清每月能领到八元烈士子女补助。

他最后一次进山是1990年开春,吉普车在雨后山路上打滑,七十五岁的老人挂着拐棍走了五里地。

他给朱家带来幅装裱好的字,上书"冰清玉洁"四个遒劲大字,村小老师解释说,这既是夸赞张翠屏的品格,又暗含着对"冰儿"的期许。

0 阅读:141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