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3军的副军长余洪信,由于其劣迹斑斑、恶行累累,被严厉地降职三级

底层史观吖 2025-05-17 14:03:35

1972 年,63 军的副军长余洪信,由于其劣迹斑斑、恶行累累,被严厉地降职三级。极度愤怒之下,他竟然在深夜时分,丧心病狂地持枪对准自己的妻子射击。随后,他又在军区范围内肆意杀人,制造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恶性事件。最终,走投无路的他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罪恶的一生。

回首1972年的山西榆次,那场麦田自杀案绝对算是当年的大事。

彼时,两个年轻人拎着镰刀前往麦田继续干活

不一会儿,男子的一声尖直接划破了田野的宁静。

随着二人的目光望过去,麦田中竟然出现了一具尸体。

那画面单是想想都让人后怕。

好在两位年轻人也算是有个作伴者,他们紧接着便在尸体的旁边发现两支枪和一张通缉令。

虽然因为天气原因,死者的面容已经腐烂到难以辨别。

但看着尸体身侧的枪支,二人当即便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毕竟这枪支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更何况还有两支。

二人经过商议,最终决定将带着通缉令与枪支前去找寻支部书记。

此消息传出后,现场第一时间便被封锁。

经过一番的核实,最终确认死者确实是杀人犯余洪信。

要知道,畏罪自杀的余洪信,此前可是一名满身殊荣的副军长。

从副军长到罪犯,余洪信用行动让我们看到了“自作孽,不可活!”

早期在战场上的余洪信,绝对算是实至名归的战斗英雄。

从一名小小的侦察兵干起,到团长、参谋长、师长。

可以说,当年的余洪信每一步走的都是那般踏实。

他不仅能征善战,还习得一身飞檐走壁的好本领。

在解放战争中,石家庄一战更是让余洪信名扬军中。

随后的抗美援朝战役,担任奇袭白虎队尖刀营营长的余洪信,一连在10多次的战斗中均取得胜利。

战功赫赫的余洪信,在新中国成立后,转身成为187师的师长。

直到1969年,根据中央指示,余洪信率部驻扎榆次。

此时的他也随之晋升为63军的副军长。

短短的一年时间,余洪信便成为巴盟“前指”的负责人,外加张家口一带的边界总指挥。

眼看着前路一片光明,但余洪信却开始在歧路上行走。

高官在身的他,生活中也越发猖狂。

他曾多次显现出对政工干部的不满,认为他们都是一些没有用的“绣花枕头”。

还在日常生活中,将所有惹他不高兴的人,统统臭骂,亦或者是责罚。

在这样的武断压榨下,从同事到手下,再到百姓,大家也渐渐地摸透了他的脾气。

于是,此后的日子里,人人都选择在他的面前蹑手蹑脚、避而远之。

说起来被骂和责罚也不算是什大事。

最让人瞠目的是,余洪信动不动就会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将人关押至大牢。

在他人面前是“恶魔”也就算了,余洪信对自己也从不控制。

但凡是他看上的东西,或者是女子,他定要当场带走。

这样一个残暴无度的人,大家心中早已想要将他千刀万剐。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中央决定撤销北京军区内蒙古前线指挥部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

当地的百姓才敢联合起来将他的恶行写成信件,上报至中央。

第一时间,63军便开始对余洪信进行彻查。

本以为这样的警告能够让余洪信收敛一些。

但现实却完全不同。

他如坐针毡之际,又得知北京军区张政委要来探访。

第一反应,余洪信便以为此行的目的就是清算他。

于是,黑了心的余洪信,竟然拎着枪支准备出门。

他的妻子看见后立马询问他的去向,并大加劝说他莫要再做大逆不道之事。

谁料,余洪信不但没有听劝,还举起枪要击毙妻子。

好在女儿的及时出现,最终让妻子逃过一劫。

走出家门后的余洪信,直接大步来到政委的家中。

就在政委妻子开门的一瞬间,他直接将对方打死。

随后发现政委不在家后,余洪信又转身离去。

就在他刚刚出门之际,竟然与副政委碰了个正着。

为了逃命的余洪信,直接举枪将副政委打伤,随后逃之夭夭。

一时间,通缉余洪信的通告传遍全国,大家纷纷唾骂着这个黑了心的杀人犯。

直到1972年两名年轻人在麦田发现尸体,才知道余洪信早已选择畏罪自杀。

0 阅读:117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