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盯住关键节点,拍下叶芽、蓓蕾和开花的最美时刻;之所以要拍叶芽,是因为去年春天发现,红色海棠的叶芽非常漂亮并别样的美,如照片1。 还有,白色和红色的海棠花,花期并不同,要时刻盯往这六个时间点;这样,才能如愿拍到设想的叶芽、花蕾(照片1~3,照片7~9)、花朵(照片4~6照片10~12)。 接着是看住合适天气。同拍摄其它景物一样,照片中的主体,要突显光影效果;尤其是稀稀拉拉的小树、零零星星的花朵,更需要光影的加持,以弥补“树小花稀”等先天不足。 这组照片之所以层次分明、通透立体,说到底就是用光合适,全是晴天的早晨6至8时、逆光侧光拍摄,过了9点光强后,坚决不拍;因为光强时拍摄的花叶,光质很硬,致使花朵阴阳反差太大,花瓣白的白、黑的黑。 然后是利用好前景和背景。拍摄前,先找到外形好看的主体芽、蕾、花,同时要兼顾芽蕾花前面最好有叶或花做前景,这样,前景花叶被虚化后,不仅美化照片、突出主体,更重要的是遮挡了主体 芽、蕾、花周围的杂乱枝叶,如照片1、照片7~12。 还要兼顾背景,不然,拿起相机就拍,背景不是杂乱的护坡石墙、就是其它植物的零乱枝条;要选择蓝天、绿叶或距主体较远的墙体等做背景,这样,虚化后才是梦幻般的效果,如照片1~6。 再就是让构图合理顺眼。从这篇图文中看出,12张照片多为三分法构图,只有照片2、5、11为居中构图。 三分法构图时,要依据主体花朵花束的朝向选择趣味点,保证朝向面的留白;并按照主体花朵花束的实际形状,顺势而为,倾斜相机,让花朵花束在画面中的位置、形状等得到最佳呈现;就如照片7~9,实际的枝、叶、花并没有这样规整有序、直上直下,而是相机顺势倾斜后,才拍出这样吸睛夺目的效果。要指出的是,背景是清晰实物时,相机不该倾斜。 最后是利用好点测光。请注意,手机的专业模式里均有“点测光”挡。只有选择了点测对焦,才能保证主体的前景和背景同时被虚化。
首先是盯住关键节点,拍下叶芽、蓓蕾和开花的最美时刻;之所以要拍叶芽,是因为去年春
绍华的摄影
2025-05-20 06:32: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