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中国人要读懂中东,就要理解第一圣经和第三圣经。很多国人有个糟糕的习惯,就是翻一翻中国历史,然后就开始对中东问题套模板了。但是中东地区的道德标准和国人的道德标准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另外一套体系。 (信源:澎湃新闻——这是独居的民”:从希伯来圣经看以色列的历史) 吕蒙的“白衣渡江”和司马懿的“指洛水为誓”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智谋的典范,但在中东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例如,先知对麦加的突袭在当地史诗中被视为“真主赐下的智慧”,这是否可视为“战略欺诈”?这种认知差异,就像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阿拉伯细密画中的天使,都指向神圣但文化气息迥异。是什么文化密码和价值逻辑导致我们的道德标准在中东显得不适用? 许多国人观察中东时,往往不自觉地用自己几千年的历史经验作为参照,试图将标准套用在中东复杂的现实上。 然而,中东的道德标准与东亚文化圈的儒家理念存在显著差异。东亚文化圈强调“道德君子”和现世和谐,而中东地区则以神学和宗教信仰为社会运转的基础。用东亚的标准去评判中东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困惑。 除了这些源于神圣文本的准则,中东社会还孕育出一些让东方人感到陌生甚至难以理解的伦理观念。比如,某些地区根深蒂固的“血亲复仇”传统。这在我们看来是赤裸裸的犯罪,但在某些极端思想的扭曲下,竟被视为所谓的“正义之举”。 这些差异的本质,在于中东的道德体系更偏向“神本位”,宗教教义是重要准绳;而我国则更偏向“人本位”,儒家思想构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现世秩序。所以,当某些极端组织能培养出高喊“为信仰战死才是荣耀”,将“殉教进天堂”视为人生最高追求的狂热分子时,这种思维在我们看来,简直匪夷所思。 然而,若将中东仅仅视为固守传统的“老古董”,那无疑又落入了另一种刻板印象。现实是,中东社会正展现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动态图景。 卡塔尔的富豪们驾着跑车穿梭于现代化商场,伊朗的女大学生在德黑兰大学潜心研究人工智能,叙利亚的难民在土耳其街头努力求生,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早已远超先辈。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结合,正在打破我们对中东的刻板滤镜。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多元、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中东,究竟该如何拨开迷雾,触及其真实脉络呢?首先,恐怕得先收起我们习惯性的“非黑即白”二元思维,放下那份可能不自觉带有的文化优越感,去正视人家延续千年的传统。 理解《圣经》与《古兰经》这类塑造了当地人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文化母体,无疑是重要的。同时,要学会尊重基于不同信仰体系的文化差异,避免轻易用自己的尺子去量度别人的生活 更要关注中东社会的多样性与动态发展——卡塔尔的富裕与也门的冲突并存,伊朗的科研进步与某些地区的保守传统同在,这才是中东的真实面貌。 理解的旅程或许漫长,但每一步深入都意义非凡。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增进对中东的跨文化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国际事务,也对促进中国与中东国家间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 当我们尝试放下固有的尺子,不再简单地用“是”与“非”去衡量那片土地上的一切时,一个更加真实、也更引人深思的中东,或许才会逐渐清晰起来。
[中国赞]中国人要读懂中东,就要理解第一圣经和第三圣经。很多国人有个糟糕的习惯,
纸短情长啊
2025-05-25 21:07:06
0
阅读:813
平凡兔
指鹿为马,信口雌黄不过如此,谁把白衣渡江,指洛水为誓奉为典范的?反面典型倒是常说。
不再乎
你当他们自己不知道那是错的?用神权强行解释无耻而已。
用户12xxx47
那些所谓的圣经他们自己都搞不懂还需要我们去弄懂? 我们只需要让他们明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用户40xxx61
也就靠着石油天然气豪横,没了这个屁都不是。
简单幻想世界
首先,中国人什么时候有习惯性的“非黑即白”二元思维了?其次,你的其次呢?一二三点都不会写,在这乱带什么节奏?
老何
上大学时不好好听课,狂读《一千零一夜》(英文版),开篇故事就是要干死兄弟。穆罕默德的子孙,成不了大气。
用户85xxx42
互相尊重没问题,关键是他们是有他无我,不信他们教就是异教徒,必杀之而后快。你强大时他低眉顺眼,一旦他得势,之马露出凶恶本性。
生命
完全不同的体系,运转着日常活动的背后有的是无法兼容的规则。 这世界真是鬼撞墙了!
张麻子
“吕蒙的“白衣渡江”和司马懿的“指洛水为誓”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智谋的典范。”你学的是盗版的中国历史吧?
用户57xxx04
它们写圣经的纸都是我们造的![抠鼻]
霖霖最棒
去和阿拉伯人谈圣经,不打你就算好的了,除非你是以色列人[狗头][狗头][狗头]
龙雀
直白点:宗教黑帮。神棍神婆治国,除了卖点油啥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