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歼-10首飞前,试飞员雷强对宋老说,总工,只要这个飞机不是凌空爆炸了,就是摔

烟雨任风散 2025-05-26 10:33:37

当年歼-10首飞前,试飞员雷强对宋老说,总工,只要这个飞机不是凌空爆炸了,就是摔我也给你摔在跑道上。 这句话不是电影台词,而是歼10首飞前,飞行员雷强和总设计师老宋的对话。 凌晨5点,试飞员雷强已经绕着战机走了第17圈。 “小雷,来喝口热水。”宋文骢端着缸子凑过来,缸壁上“先进歼击机研制团队”的红字已经褪色。 雷强转身时,宋文骢突然愣住了:这个在模拟器上飞过上千次的试飞员,此刻眼眶通红,嘴角绷成一条直线。 “宋老,我给您交个底。”雷强声音沙哑,“昨天夜里我写了遗书,就锁在办公室保险柜里。 要是今天飞机掉下来,您就跟我媳妇说……”话没说完,宋文骢一把攥住他的手腕:“胡扯!飞机要是真有问题,我宋文骢第一个跳下去!” 1986年,当56岁的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总设计师时,国外同行都在看笑话:中国连第三代战机的影子都没见过,就想搞鸭式布局+数字电传? 那时候,科研团队挤在高温仓库里画图,汗珠滴在图纸上能洇出朵花来。 雷强就是这时候被“塞”进团队的——这个飞过F-16、苏-27的“海归”飞行员,成了设计师们了解世界先进战机的“眼睛”。 “宋老,您这气动布局有问题!”雷强把厚厚一沓飞行日志摔在桌上,“F-16的边条翼在跨音速时会抖动,咱们得加前缘襟翼。” 宋文骢不但没生气,反而眼睛发亮:“说下去!”就这样,试飞员和设计师吵了12年,吵出了中国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战机设计体系。 首飞前夜,试飞局局长把雷强堵在宿舍:“老雷,加装配重吧,稳妥。” 雷强一拍桌子:“加配重就是自欺欺人!咱们的电传系统要是连静不稳定都搞不定,还叫什么三代机?” 他转身对宋文骢说:“总工,只要这个飞机不是凌空爆炸了,就是摔我也给你摔在跑道上,把数据带回来!” “脉搏150,上!” 起飞前3小时,医务人员冲进机库:“雷队血压180!必须终止任务!” 雷强一把扯下袖口:“老子飞了20年,还没见过血压计能吓住人的!” 他摸出随身带的速效救心丸,倒出4粒扔进嘴里——这是他飞高风险科目时的“标配”。 登上舷梯时,雷强突然回头:“宋老,要是我回不来……” 宋文骢打断他:“少废话!你小子欠我两顿涮羊肉!” 雷强咧嘴一笑,钻进座舱。 地勤人员后来回忆,雷强当时脸色煞白,可扣上氧气面罩的瞬间,眼神比战机的航炮还亮。 点火、滑跑、拉杆……当歼-10的机头昂起的那一刻,塔台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宋文骢却瘫坐在椅子上——他看见起落架舱门没关严,这意味着液压系统可能漏油。 但雷强在天上稳得像块石头,20分钟里做了7个过载8G的急转弯,最后还因为油量剩余请示多飞一圈。 “这才是咱们的战斗机!” 飞机触地瞬间,宋文骢冲向跑道。 雷强刚摘下氧气面罩,就被总设计师一把抱住。这个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修过飞机的老兵,此刻哭得像个孩子:“成了!咱们成了!”雷强却突然变脸:“宋老,尾翼振动超标0.3个G,得改!” 当晚的庆功宴上,68岁的宋文骢喝得酩酊大醉。 他拉着雷强的手说:“从今往后,我的生日就是3月23号!” 原来,这位总设计师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首飞日。 而雷强他悄悄把保险柜里的遗书撕了,换成一张字条:“宋老,明年今天,咱飞超音速!”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100

猜你喜欢

烟雨任风散

烟雨任风散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