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5年,刘邦平定三秦,准备东出与项羽争夺天下。当他率领大军到达洛阳时,一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26 10:40:05

公元前205年,刘邦平定三秦,准备东出与项羽争夺天下。当他率领大军到达洛阳时,一位年过8旬的老人拦住刘邦的去路,问刘邦道:“师出无名,必然失败。我有一计,可助大王夺得天下!” 刘邦带着刚打下来的关中地盘,把军队开到了洛阳城外。这时候路上突然窜出个白发老头,拄着拐棍往军队前头一横,硬是把几万人的队伍给拦停了。 当时天下刚闹完农民起义,项羽带着楚军把秦朝给掀翻了。 可这西楚霸王有个毛病,喜欢把天下当自家后院分。 他把原先六国的贵族和手下将领都封了王,自己坐镇彭城当老大。 最让人看不过眼的是,他把当初共同拥立的楚怀王改叫义帝,实际上就是个摆设。 刘邦在这群诸侯里最受排挤,项羽给他划的地盘在巴蜀汉中,那地方山高路远,还派了三个秦朝降将守着关中要道。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要把刘邦困死在山沟沟里。 刘邦心里跟明镜似的,可当时兵力不够,只能带着人马先到南郑落脚。 在南郑那阵子,刘邦拜了韩信当大将军。 这韩信真有两把刷子,带着军队北上把三秦地盘全打下来了。 刘邦趁机在关中搞改革,减税免租收买人心,眼看着实力越来越强。 这时候东边传来消息,项羽带着主力部队去打齐王田荣,彭城老家空门大开。 刘邦一看机会来了,带着队伍就往东边奔。 走到洛阳城外,正盘算着怎么打彭城,就被董公这老头截住了。 要说这董公可不简单,八十多岁活得通透,张嘴就戳中要害:"您这么打过去名不正言不顺,得给天下人个说法。" 老头支的招够绝:让刘邦给义帝办丧事。 原来项羽前脚刚派人把义帝害死在江南,这事儿本来没几个人知道。 董公让刘邦把这事捅破天,再带着全军披麻戴孝,打着给义帝报仇的旗号出兵。 刘邦当场就拍大腿,这主意真他娘的高!转头就在洛阳宫里摆起灵堂,全军上下白花花一片,哭丧哭得震天响。 还派人往各个诸侯国送檄文,上面写着:"项羽杀咱们共同拥立的义帝,天理难容!大伙儿跟我去讨伐这个乱臣贼子!" 这招效果立竿见影。原本各诸侯都怕项羽,现在有了正当理由,呼啦啦来了五十六万人马。 四月里刘邦带着这支联军,趁着项羽主力在齐国没回来,轻轻松松就把彭城给端了。 要说这仗能打得这么顺,关键就在董公支的那个招——把项羽干的黑事抖搂干净,让天下人都觉得刘邦是替天行道。 这里头有个门道,中国人打仗讲究个"名正言顺"。 就像后来《史记·高祖本纪》里说的,"明其为贼,敌乃可服"。 董公这老头深谙此道,把项羽杀义帝这事儿当突破口,既给刘邦找了出兵理由,又让其他诸侯有了联合抗楚的借口。 这手舆论战玩得漂亮,愣是把项羽从天下共主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不过话说回来,项羽自个儿也有问题,自打当了西楚霸王就飘了,分封诸侯搞得怨声载道,杀义帝更是落人口实。 《汉书·项籍传》里记载,当时不少诸侯心里都憋着气,只是碍于项羽兵强马壮不敢吱声。 刘邦这丧事一办,檄文一发,正好给了大伙儿出气的由头。 这场仗给后世提了个醒: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是句空话。 刘邦能后来居上,除了会打仗,更关键的是会抓人心。 就像董公说的"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把道义大旗扛稳了,打仗都能事半功倍。 这事儿搁现在看,跟企业竞争找卖点、国家外交讲立场是一个理儿,关键得站住理、说得响。 官方真实信源: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汉书·项籍传》载:"羽使九江王布杀义帝于郴县。" 《资治通鉴·汉纪一》详述刘邦采纳董公建议始末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老高

老高

1
2025-05-26 13:40

一个二流子加混混,再就是卑鄙无耻的东西,有什么好说的,我最看不惯这号东西,江山坐稳了,就杀功臣元勋,真不是个玩意,禽兽不如的东西。

猜你喜欢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