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年,朱元璋与养子朱英一同喝酒,席间,朱元璋问:“朱英,你到底是谁的孩子?”朱英毫不迟疑地回答:“我是父王的孩子啊,深沐吴王和王妃的养育之恩!” 听着朱英的回答,朱元璋想到了多年前第一次见到朱英的时候,那时候朱英才八岁,在路边捡拾剩菜。 路过的朱元璋上前询问后得知,这个小乞丐和自己一样,都是无父无母,孤苦伶仃的身世,朱元璋不忍心小乞丐如此可怜,就将他收养,小乞丐原本的姓已经不得而知了,于是朱元璋为他取名为朱英。 当时朱元璋与马皇后还没有生育孩子,一直将朱英视如己出,哪怕当时朱元璋带领军队南征北战,依旧请了先生教他读书识字,朱元璋还亲自教朱英武艺与兵法,两人情同亲父子。 一直跟随在朱元璋身边的朱英也不辜负朱元璋的期望,在朱元璋的教导下,年纪轻轻就能够独立带兵,为朱元璋在建功立业的路上解决了很多问题,朱英不仅仅是朱元璋的养子,更是他的心腹大将。 如今时间过去了很多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的小乞丐为朱元璋建立明朝也可谓是立下汗马功劳,二十九岁就被朱元璋封为了镇国将军。 想到自己和朱英的相遇,收回思绪的朱元璋没有回答,还是重复问他:“你到底是谁的孩子?”朱英见朱元璋又问,连忙离开座位,就地跪下,依旧是回答“我是您的孩子啊!” 明白朱英对自己的孝顺,朱元璋十分满意这个养子,然而朱元璋心里的疑虑却没有消除,他开口说道:“朱英,你是朕与皇后早年收养的养子,并非朕亲生。朕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但是你现在不可以跟朕同姓了。”跪在地上的朱英不敢说话,他知道朱元璋对自己有疑虑。 作为养子,朱英与朱元璋同姓,很多人都以为朱英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还是长子,而非朱标。将来朱元璋传位设立太子时,众人会以为应该给朱英,这让朱元璋想要立朱标为太子的想法难以实施,就算再满意朱英,皇位还是只能传给自己的亲儿子。都是因为朱英的姓,让别人误会。 更何况,若是朱英还是姓朱,以后朱标继位了,朱英若是心中不服,认为自己才是长子,举兵造反,那朱标的皇位可就坐不稳了。 正是因为此刻多疑的朱元璋想到了这些,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他是要为朱标的继位铺好路。 “既然你说深沐我与皇后的养育之恩,那赐你改姓为沐,永沐皇恩。”朱元璋一边说,一边扶起跪在地上的朱英。 其实朱元璋将朱英想得太狭隘了,朱英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养子,非常忠诚和感念当年朱元璋的收养之恩,从未有过夺位这种僭越的想法,听到朱元璋说要给自己赐姓,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建立大明以后的朱元璋十分谨慎多疑,在他问沐英之前,已经因为疑心病太重,杀了很多跟着自己打江山的功臣。 看到朱英并没有任何异议地答应了自己,眼神中只有真情,此时朱元璋内心也感到十分的欣慰,如果朱英真的是自己的血脉,也许朱元璋真会将太子之位给朱英,朱元璋最终只是笑了笑,于是从此以后,朱英便改名为沐英了。 改姓之事并没有影响沐英对于朱元璋的忠诚,沐英一直以来都将自己的身份看得很明白,从未想过自己要与朱元璋的儿子们争,为朱元璋所做的一切都是报养育之恩,若是没有朱元璋,沐英在当时战乱纷纷的年代,也许都难以活下来。 哪怕沐英感受到了朱元璋怀疑自己的忠诚,此举是防备自己,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沐英甚至立下家规,沐家的后代永生永世都不得背叛大明。 在改完姓后,沐英还多次出征西域吐蕃等地,在战场下毫不畏惧,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朱元璋十分满意沐英的英勇表现和战绩,封其为西平侯,赐下免死金牌,爵位世袭,沐家成为了大明几百年来唯一的异姓王。 在朱元璋去世以后,沐英尽心尽力地辅佐朱标继位,从未有过离心之举。但没想到朱标继位没多久就病逝了,沐英内心十分伤心,甚至因朱标的驾崩哭道一病不起,就在朱标离世的同一年,忧思郁结、久病不起的沐英因中风倒地,年仅四十八岁便离世了。 沐英死后给子孙留下这样的祖训:“凡我子孙,务要尽忠报国,事上必谨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沐家世代也对大明忠心耿耿,这份忠义之心日月可鉴。
1384年,朱元璋赐岳父胡美自尽,胡美质问说:“父亲到女婿家看女儿,是再正常不过
【5评论】【18点赞】
孤独龍
????哪里来的乱七八糟,朱元璋还活着,朱标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