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托人办事时,记住要用这个方法,范仲淹说的办法会是什么呢?这种办法在什么样的场合适用呢?
这天,正在家中享受喝茶的范仲淹却突然被家中的管家打断,“老爷,外面有人找您说是有事需要您帮忙”,范仲淹一听到有人找自己帮忙,他急得将茶杯放下,就要逃离家中,可管家一把将范仲淹拉住。
原来,这几天,一直有不同的人来到范仲淹的家里,想请求范仲淹帮点小忙,范仲淹为了摆脱掉这些人,就直接住在了郊外的一座园林中,接连几天,范仲淹就一直躲在这座园林中。
范仲淹是逃过一劫了,但范仲淹的管家却到了大霉运,他在这几天里,不仅要招待客人,还要应付这些找范大人走后门的奸诈小人,一张嘴依旧敌不过众多嘴,以前,管家常常被范仲淹夸赞有三寸不烂之舌。
现在,管家的三寸不烂之舌可没派上用场,这些人每天蹲在范仲淹府邸前,只盼望能等到范仲淹人,结果,接连几天,都吃了闭门羹。他们也只好作罢。
管家见人都离开了,赶忙从后门走,来到郊外的园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范仲淹,范仲淹听后,乐呵呵地随管家回到了府邸,他亲自泡了一盏茶刚坐下准备犒劳犒劳自己,然而,板凳都没坐热乎,府邸外又来了人。
但这次,管家可不想再为范仲淹挡人了,他这几天仅在招待客人这方面都累趴下了,范仲淹看到管家可怜兮兮的样子,也于心不忍,自己这么躲下去,能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范仲淹只好让管家将人喊进来,这次,他范仲淹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一直在府邸外等待的苏麟,不停地朝内张望着,他从朋友那里打听到范仲淹是一位乐于推举贤才的好大人,便想着帮忙让范仲淹大人也举荐举荐自己,“我家大人喊你进去”,管家一出大门就看见了站在门外的苏麟。
“诶,好,好”,苏麟一听到范仲淹大人愿意见自己,高兴地差点在管家面前失了态,苏麟赶忙整理好着装随着管家进入到里面,坐在大堂内的范仲淹不停地想着如何拒绝。
若拒绝得太明显,那显得自己很无情,若不拒绝,就怕那人得寸进尺,以后一有困难就来找自己。
“大人,人带到了”,管家的话拉回了范仲淹的思绪,范仲淹抬起头就看见站在面前的人,穿戴整洁、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范仲淹端坐好询问他叫什么名字,找自己又有何事。
“扑通”,苏麟一听到范仲淹的话,就直接给范仲淹跪下,“禀告范大人,小人叫苏麟······”,苏麟哭哭啼啼地向范仲淹说出了此次自己前来的目的。
原来苏麟做巡检官已经有七八年了,原本和自己同做巡检官的朋友都早就加官进爵,唯独他苏麟一直在原地不动。
后来,苏麟通过渠道才打听到,之前自己得罪了京城中的一位高官的儿子,他记恨苏麟,便仗着其父亲的权力打压着自己。
就当苏麟以为这辈子就要做巡检官这个官职时,无意中在执行任务时,听到范仲淹范大人善于举荐贤才就想让范仲淹大人拉自己一把。
范仲淹听了半会儿,也终于听出个原因,范仲淹没好气地看了一眼苏麟,嘀咕道:“又是一个不想靠努力,踏踏实实做官的人”,“你觉得你是一位贤才吗?”,范仲淹在听完苏麟的讲述后,问了苏麟一个问题。
啊,这,范仲淹的这句话顿时让苏麟哑口无言,范仲淹看到苏麟没回答就让苏麟赶紧回去吧,离开京城前,苏麟写下了一首诗,并嘱咐仆人将信交给范仲淹,范仲淹虽然有点生气,但他还是将信封打开,而当他看到信中内容时,大吃一惊。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这句诗让范仲淹不得不重新思考是否要向朝廷举荐他,次日,范仲淹就派管家去打听苏麟的为人品行。
下午,管家将打听的消息全都汇报给范仲淹,范仲淹这才明白自己是误会人家苏麟了,正想去往苏麟住的客栈,向他说声抱歉时,管家告诉范仲淹,苏麟早已离开京城多时。
在上朝时,范仲淹向皇帝举荐了苏麟,“此人聪慧,品行端正,乃我朝急需的人才”,在范仲淹的推举下,苏麟被委任了一个相较于巡检官不错的职位。
后来,范仲淹在回忆起这件事时,感概道:“托人办事,就是要用这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