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河南,一对年迈的老夫妻找人收割麦子,干完活一看,收成太惨,连200斤都不到,大爷大妈满脸失落,仍坚持掏出200多元工钱,操机师傅看着两位老人满是皱纹的脸,忍不住红了眼圈,最后只象征性收了100元油费。[微风]
5月26日的报道,今年天气干,麦苗本就长得弱,再加上部分地块土质差,收成能好才怪,可对很多老人来说,种地就是生活的全部。
哪怕知道结果不尽人意,他们也不肯荒着地,仍愿意撒下希望、盼着回报,只是现实太骨感,他们拼命耕作几个月,到头来连麦种钱都回不来。
操机师傅收麦收得仔细,没落下一个麦穗,他懂这地里的汗水值几多,他也知道自己不能白干,但看到老人拿出工钱时的那种为难与自尊,他心软了。
这一百块钱,他收得无比沉重。
其实,师傅没有义务减价,他和老人之间本就是服务与付费的合同关系,但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情味不是法律规定的,它是善意的溢出,是生活里最打动人的温度。
很多人说:“要是我,也这么做”,但真正遇到的时候,愿意让利、愿意多想一步的人,真的不多,这就是善良的分量,不高调,不张扬,却温暖人心。
农民这一年确实太难了,旱情、成本、收成三座大山压身,可正因为有像师傅这样的农机手,这个夏天才没那么冰冷。
无悔青春
唉,今年小麦收成不好
用户11xxx55
我们这麦子只有半尺高,旱死的超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