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玄武门前血流成河,秦王李世民一箭射死了大哥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也被一箭毙命,为了永绝后患,李世民不仅残忍杀掉了太子和齐王的所有子嗣,还将他们的女眷全部收归已有。 那年夏天,长安城闷热的天气里,玄武门外的石板路上渗着暗红色血迹。而这场持续不到半天的政变,彻底改写了唐朝皇位传承的轨迹。 唐高祖李渊得知消息时,正在宫中等待三个儿子前来面圣。 当浑身是血的禁军统领跪在御前禀报,这位开国皇帝手里捧着的茶盏"咣当"摔在地上。 他哆嗦着手指着跪在地上的次子,最终却只说出"传旨"二字。 三天后,朝廷颁布诏书:立李世民为太子,总领天下兵马。两个月后,李渊宣布退位,成了唐朝第一位太上皇。 史书记载,李渊退居大安宫后常常对着宫墙发呆。伺候的太监发现,太上皇最爱翻看的是三个儿子幼年时穿过的虎头鞋。 每逢年节,李世民送来珍馐美馔,李渊总是原封不动地退回。这位父亲至死都没能原谅次子,临终前还在念叨着"建成该来请安了"。 亲手弑兄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李世民,贞观初年每遇雷雨夜,皇帝总要尉迟敬德和秦琼守在寝殿门口。 有次暴雨倾盆,李世民突然惊醒大喊"大哥莫追",把值夜的太监吓得打翻了烛台。 后来两位老将年迈体衰,李世民便命画师将他们披甲持剑的画像贴在宫门上,这就是民间"门神"的由来。 这种负罪感深刻影响着李世民对继承人的选择,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魏王李泰开始上蹿下跳。 这个聪明过人的儿子在父亲面前赌咒发誓:"若得大位,必先杀子再传晋王。" 这话让李世民后背发凉,他想起二十年前玄武门前,自己也是这般信誓旦旦向父亲保证会善待兄弟。 《资治通鉴》里记着李世民的叹息:"立泰,则承乾与治皆死;立治,兄弟俱安。"最终他选择了性格温和的晋王李治。 朝堂上老臣们面面相觑,谁都明白皇帝这是怕再出个"玄武门之变"。 李泰得知消息后,把自己关在王府三天三夜,砸碎了所有带龙纹的器物。 历史总爱开残酷的玩笑,被寄予厚望的贞观之治,需要用兄弟的鲜血来浇灌;而为了避免悲剧重演选择的"仁君",却让武则天抓住机会改朝换代。 玄武门那摊早已干涸的血迹,像道永不愈合的伤疤,横亘在整个大唐王朝的命脉里。 信息来源: 《资治通鉴·唐纪》《旧唐书·高祖本纪》 《新唐书·太宗本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五代史》
等一下这个哪个位面的李世民啊
【18评论】【2点赞】
用户10xxx41
那两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