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5月,乔冠华为毛泽东起草“五二零”声明。毛泽东说:“你写出这篇文章,喝了多少茅台酒啊?”周恩来也笑着说:“没有一斗,至少也有一瓶吧!” 乔冠华,1913年3月生在江苏盐城,家里是那种有点文化底子的地主家庭。爹妈开明,他从小就聪明得不行,6岁进私塾,10来岁就跳级读中学。1929年,16岁的他考进清华大学,先学国文,后转哲学,跟着冯友兰、金岳霖这些大牛混,脑子活络得很。大学里,他不光读书,还关心国家大事,接触马克思主义,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1933年毕业后,他跑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哲学,结果因为参加左翼活动被撵了出去。没辙,他转去德国图宾根大学,研究康德、黑格尔,还啃了《战争论》,23岁就拿下哲学博士,牛得不行。 1937年,日本打进来,乔冠华二话不说回国。到了香港,他在《时事晚报》当编辑,用“乔木”这笔名写文章,分析国际局势,骂帝国主义,那笔锋犀利得跟刀子似的。毛泽东看到后直夸:“这家伙的文章,能顶两个坦克师!”1941年,他正式加入共产党,后来在重庆跟着周恩来干,管《新华日报》的国际版,写得头头是道。抗战结束,他又去上海搞英文版《新华周刊》,1946年还当了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一步步在新闻和外交圈混出了名堂。 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进了外交部,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干到副部长,成了周恩来手下的得力干将。1950年,他在联合国控诉美国侵台,1951年跑板门店谈朝鲜停战,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又大放异彩,英语溜得飞起,脑子转得快,国际上都开始知道中国有个乔冠华。到1970年,他已经是外交部副部长,地位杠杠的。 1970年5月,国际局势乱成一锅粥。美国4月底派7万兵加上南越军队打进柬埔寨,5月初又炸越南北方,搞得全世界都盯着看。中国得表个态,既要硬气,又得站得住脚。5月11日,毛泽东跟越南领导人黎笋聊了一通,定了调子:得发个声明,狠狠批美国,支持印支人民。这活儿谁干?周恩来看了一圈,点名乔冠华。他信得过乔,这家伙脑子快、文笔硬,能把大事写出气势来。 乔冠华接了任务,立马开工。那会儿他在外交部办公室,桌上堆满文件,旁边放着一瓶茅台酒。他抽着烟,盯着材料,脑子里飞快过思路。这声明不是随便写写,得有毛泽东的战略味儿,还得让老外听明白中国的立场。他喝了口茅台,提笔就写,标题定成《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这名字听着就带劲儿,内容也不含糊,直指美国侵略,号召全球反帝,字字铿锵。不到俩小时,初稿就搞定,效率高得吓人。 第二天,他把稿子交给毛泽东。毛主席戴上老花镜,一句句看,看完挺满意,嘴角一咧,问了句:“你写这玩意儿,喝了多少茅台啊?”周恩来在旁边听着乐了,补一句:“没一斗也得一瓶吧!”乔冠华笑笑说:“没那么多,还剩半瓶呢!”这仨人一聊,气氛轻松,可声明本身一点不含糊。5月20日,这份“五二零”声明在天安门广场公布,50万人集会响应,国际上炸了锅,美国坐不住,国内群众士气也上来了,成了中国外交史上的一大标志。 乔冠华能接这活儿,不是没原因的。他学问深,哲学博士出身,康德、黑格尔都玩得转,还研究过《战争论》,国际局势看得透。加上他在香港、重庆写文章那几年,练出一手好文笔,犀利又大气。新中国成立后,他跟着周恩来跑遍国际场合,日内瓦、万隆会议都露过脸,英语好、反应快,外加多年外交经验,写这种硬邦邦的声明,他是真合适。毛泽东和周恩来都知道,这家伙能把中国的态度写得既明白又震撼,换别人还真不一定行。 “五二零”声明一出,效果杠杠的。国际上,美国和它的盟友急了眼,国内老百姓听着解气,士气蹭蹭涨。乔冠华的名声也跟着水涨船高。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11月他带队去开会。那天他走进会场,坐到“中国”那块牌子前,记者问他啥感觉,他仰头一笑,霸气得很。那张笑脸照还差点拿了世界新闻摄影奖。他在会上讲了一通,支持反帝反殖,讲得大伙儿直点头,国际地位一下子就起来了。 1972年,尼克松访华,乔冠华又跟基辛格磨《上海公报》,一句句抠细节,帮中美关系迈出第一步。毛泽东挺喜欢他,管他叫“乔老爷”,这外号听着亲切又带点敬意。那几年,他真是外交圈的顶梁柱。 可惜,好景不长。1976年,政治风向变了,毛泽东去世,“四人帮”倒台,乔冠华因为跟某些派系沾点边,被免了外交部长,隔离审查。这对他是个大打击,可他没啥怨言,挺平静地接受了。他说:“我这辈子干得值,没啥亏心的。”审查那几年,他低调得很,没闹也没抱怨。1982年,审查完,他当了对外友协顾问,还能发挥点余热。1983年9月,他得癌症去世,70岁。临死前,他跟老婆章含之说不想进八宝山,最后骨灰放苏州东山,山清水秀,跟他后半辈子那淡然劲儿挺搭。
建国前夕,粟裕爱将阮英平被三个农民杀害,粟裕:“掘地三尺也要给我找出来凶手!”这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