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90岁的齐白石对年仅25岁的新凤霞产生了好感,他一把引领新凤霞进入卧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7-05 21:17:01

1952年,90岁的齐白石对年仅25岁的新凤霞产生了好感,他一把引领新凤霞进入卧室,并指向一个装满金钱的立柜,神秘地告诉她:“这柜子里都是钱,你可以随意取用!”谁知,新凤霞的反应却令他倍感失望。 齐白石,1864年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穷苦农民家,原名齐纯芝,字渭青,号白石山翁。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他14岁就得出去当木匠,扛着斧头锯子干活谋生。可他心里有股劲儿,喜欢画画,晚上点着油灯偷偷学《芥子园画传》,硬是凭自学摸出了一条路。40岁以后,他开始闯荡江湖,走遍大江南北,跟名师学艺,吸收了徐渭、朱耷的精髓,慢慢搞出了自己的风格。他的画多是花鸟虫鱼、虾蟹荷花,简单几笔就能画出乡土味儿和活气。20年代,他搞了个“衰年变法”,把工笔和写意揉一块儿,成了画坛泰斗。书法、篆刻、诗词,他样样拿得出手,人称“诗书画印”四绝。到1952年,他已经88岁(按虚岁算90),名气大到不行,手头也有了不少积蓄。 新凤霞,1927年出生在江苏苏州,原名杨淑英,家里条件也不好,6岁就学京剧,13岁改学评剧,拜名家芙蓉花为师。她天生是个好苗子,14岁演《唐伯虎点秋香》一炮而红,长得俊俏,唱腔也好听。1949年,她进了中国评剧院,演《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火得不得了。她不光会演,还搞创新,把大鼓、坠子的元素加进评剧,弄出了个“新派”唱腔,成了评剧界的顶梁柱。后来她还拍电影,1956年的《刘巧儿》、1963年的《花为媒》传遍全国,连东南亚都爱看。她自学《红楼梦》,文化底子厚实,嫁给戏剧家吴祖光后还学了画画,多才多艺。到1952年,她25岁,正红得发紫。 1952年夏天,北京东单栖凤楼胡同,吴祖光和新凤霞两口子在家办了个聚会,请了一堆文化大咖,像老舍、梅兰芳这样的重量级人物。齐白石也去了,那年他88岁,走路得拄拐杖,身边还有人扶着。他一到场就注意到新凤霞,这小姑娘才25岁,长得漂亮又有气质,忙前忙后招呼人。齐白石盯着她看,公开说喜欢她,甚至拉着她的手不放。有人看气氛不错,就提议让他认新凤霞当干女儿,齐白石一口答应。新凤霞也挺痛快,当场拜了干爹,两人的缘分就这么定下了。 第二天,新凤霞和吴祖光带着礼物去拜访齐白石。老人家热情得很,把他们带进卧室,指着一个大立柜打开,里面全是金条银元,亮得晃眼。他对新凤霞说:“这里都是钱,你想要多少随便拿。”这话听着是大手笔,像长辈疼爱晚辈。可新凤霞没动心,她愣了一下就谢绝了,说自己拜师是想学艺术,不是奔着钱来的。齐白石有点失望,但很快就夸她有骨气。这事儿让人琢磨:齐白石是真想给钱,还是想试试她的为人?新凤霞拒绝,是单纯不爱财,还是怕收了钱关系就变味儿了? 这次交锋没让两人疏远,反而拉近了距离。齐白石更欣赏新凤霞的品格,开始认真教她画画。他常请她到家里,手把手教怎么画虾,怎么抓神韵。新凤霞学得认真,进步很快,两人没事就聊艺术,关系越来越铁。齐白石还送了她好几幅画,其中《红叶秋蝉图》特别珍贵。新凤霞把这些画当宝贝收着,齐白石也老说她是自己晚年的宝。这段关系,表面上是干爹干女儿,实际上更像师徒加朋友,靠着对艺术的爱拴在一起。 齐白石那柜子钱的事儿,咋看咋有点玄乎。他为啥要这么干?有人说他就是单纯喜欢新凤霞,想用钱表达疼爱,毕竟他那年纪也不缺钱花,作品卖得贵,攒了不少家底。也有人猜他可能是试探,想看看这小姑娘是不是贪财,毕竟他见过太多人围着他转是为了钱。可也有说法觉得他那举动有点暧昧,毕竟90岁对25岁,说“喜欢”还拉手,难免让人多想。不过主流说法还是倾向于艺术情谊,齐白石对新凤霞的感情更多是欣赏她的才华和人品,没啥歪心思。 新凤霞拒绝钱,不是装清高。她从小苦过来的,13岁就登台养家,早就知道钱的重要性。可她更看重艺术,评剧是她的命根子,拜齐白石为师是想学真本事,不是图钱。她那句“我不是为钱来的”,听着朴实,其实挺有分量。她知道,收了钱,这关系可能就不是纯粹的师徒情了。她选择守住自己的底线,也赢得了齐白石的尊重。这事儿搁现在看,也挺接地气,谁还没遇到过点诱惑?她能顶住,确实有点骨气。 1957年,齐白石病逝,活了93岁。新凤霞听到消息哭得不行,跑到灵堂跪拜,把他的教诲记在心里。她后来在评剧上越干越好,成了“新派”评剧的代表人物。1975年,她生病瘫了,没法演戏,就转去写作和画画,写了《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里头提到不少跟齐白石的往事。她一直留着齐白石的画,睹物思人。1998年,她在江苏常州去世,71岁。她和齐白石的这段情谊,成了艺术圈的佳话。 齐白石和新凤霞,一个是画坛老前辈,一个是评剧新星,岁数差了65岁,领域也不一样,可他们愣是处出了真感情。这不光是师徒情,更是对艺术的共同追求。齐白石晚年找到个知音,新凤霞从他那儿学到不少东西,两人都受益。

0 阅读:1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