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冬天,上甘岭前线的坑道里,一门老式迫击炮正慢慢转动角度,赵章成蹲在地上

万物知识局 2025-07-06 10:09:18

1952年冬天,上甘岭前线的坑道里,一门老式迫击炮正慢慢转动角度,赵章成蹲在地上,用拇指比着距离,默默计算弹道。

那年冬天的上甘岭,赵章成蹲在那门老式迫击炮旁,炮管上的烤蓝早已磨得发白,他拇指一竖,眯起眼瞄向远处。

这个动作他做了二十五年,从西北军的训练场到朝鲜战场,那根粗糙的拇指比任何测距仪都可靠。

坑道外美军的机枪正喷着火舌,子弹把阵地犁得像是被巨兽啃过的骨头,可他的手指稳稳立着,仿佛狂风中的旗杆。

他打仗的能耐全是土里长出来的本事,十五岁为吃饱饭投奔冯玉祥部队时,教官嘲笑他连“炮”字都不认得,可三天后全营都传开了:有个新兵闭着眼能把炮弹送进靶心。

他打仗信的是老天爷赏的直觉,看云层厚度估风速,抓把土扬起来判距离,炮弹在他手里成了长了眼睛的活物。

1935年红军强渡大渡河,他肩扛炮管当支架,三发炮弹打掉对岸三个机枪碉堡,刘伯承说这是“绣花般的功夫”,那会儿炮弹金贵得像命,他愣是没浪费一发。

上甘岭的土质硬得像铁,炮弹砸上去炸不开多大坑,他蹲在坑道里听回声,美军炮击时的震动从岩壁传过来,手指在浮土上画着只有自己懂的符号。

有战士递来炒面袋子,他抓一把塞嘴里,眼睛还盯着炮口角度,这门老炮是去年从敌人手里缴的,膛线都快磨平了,可在他手里比新炮还听话。

突然他猛地直起身,五发炮弹连珠般射出去,弹着点呈梅花形绽开,对面山头腾起的烟柱里传来美军的惨叫,后来俘虏说,他们以为志愿军发明了新式火箭炮。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有套独门算法,别人用三角函数算弹道,他靠的是二十多年打炮养出的手感。

在关家垴打日军时大雾遮眼,他听着机枪声的方位一炮端了指挥部,黄陂战役里把辣椒粉装进炮弹,呛得伪军以为碰上了毒气战。

朝鲜的暴风雪天,他三炮炸塌美军指挥所,对方战报里写“遭遇幽灵炮手”,有次美军夜袭阵地,他提前算好炮弹落点,等敌人摸到半山腰才开火,敌人直接倒一大片。

部队里传着他不少神乎其技的故事,说他在华东战场一人操作三门迫击炮,炮管打红了就往上面撒尿降温,说他把炮弹改装成空爆弹,弹片像雨点般罩住敌群。

可他自己最常念叨的是湘江战役,那会儿红军炮兵营打得只剩两门炮,他带着战士们扛着炮架突围,炮弹打完就用石头砸。

后来毛主席听说他不识字还能当将军,笑着批了八个字:“炮救革命,该封少将”。

坑道里的温度降到零下,赵章成把冻僵的手凑到炮管上暖着,美军又开始炮火覆盖,震落的土块砸在钢盔上,他摸出最后五发炮弹,在膝头排成一列,像老农数着珍贵的粮种。

这仗打完部队要给他请功,他摆摆手说别整那些虚的,转头教小战士用拇指测距,他这辈子就信两样东西:手里的炮,和背后那些被炮弹犁过千百遍仍能长出庄稼的土地。

信息来源:众力资讯网《1952年冬天,上甘岭前线的坑道里》 八路军的“神炮”——赵章成将军掠影.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开国少将.人民网

0 阅读:169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59

用户18xxx59

5
2025-07-06 11:00

瞎胡扯,赵章成1954年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你让一名志愿军炮兵副司令直接上前线放迫击炮?你长点心吧!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