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伊导弹击中以5处军事设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之前伊朗与以色列冲突中,以色列隐瞒了自己战损情况。热点观点
以色列官方称 2025 年 6 月的冲突中,伊朗的报复性导弹袭击仅 导致28 人死亡、1300 人受伤。用正常人的思维想一下,以色列那么高的人口密度,现场曝光了大量伊朗导弹成功命中目标的视频,怎么可能仅仅死28人。这背后肯定存在摇号死亡的猫腻。果然,黑客曝光的军政人事数据库显示,实际死亡人数多达 1235 人,其中还包括多名军官和科学家。美国媒体航拍画面也显示,特拉维夫一处废墟挂着 “251 人被埋” 标语,与以方公布的平民伤亡数字相差甚远。
经过伊朗数百枚导弹的打击之后,以色列的军事设施损毁情况同样疑点重重。以色列坚称内瓦蒂姆空军基地运转正常,可伊朗卫星图和美方情报却表明,该基地遭 30 枚导弹命中,多架 F-35 战机被毁,维修中心瘫痪,后续也再无飞行记录。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被炸,损失巨大,以方却只字未提。
在民用设施受损方面,联合国统计显示,冲突导致 12 万人流离失所,数千栋建筑被毁,海法炼油厂产能受损严重。但以色列官方轻描淡写,只承认 “数百人无家可归”,对经济损失避而不谈。
冲突期间,以色列事实了严格的信息管控机制,外国记者报道需审查,社交媒体上的导弹落点画面被删,直播信号被中断。以方还扭曲战损统计标准,重伤不治者不算阵亡,只宣传防空系统拦截率高,却隐瞒弹药短缺、拦截成本高昂等问题。但是,依然有大量以色列被伊朗导弹击中的镜头流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以色列遭遇的损失远比外界宣传的严峻得多。
最后,以色列突然提出停火,与其强硬作风不符,肯定不是内塔尼亚胡良心发现了,而是以色列真的撑不住了。美国虽提供军援,,但是结合其炼油厂被毁、防空弹药将尽等情况,这次停火更像是无奈之举,而非官方宣称的 “优势下主动求和” 。种种迹象都指向以色列存在隐瞒战损、粉饰战况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