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7月2日,广西百色,一村民在当地河边建了一栋5层楼房,谁知因为暴

云景史纪 2025-07-07 11:06:20

悲剧还是发生了!7月2日,广西百色,一村民在当地河边建了一栋5层楼房,谁知因为暴雨导致河水上涨,地基被水流冲刷,房子摇摇晃晃了一个多小时后,最终完全倒塌掉进了河里!网友:这种房子住着也太吓人了!

某地一栋5层的农村自建房在暴雨后突然倒塌,压住了正在屋内休息的一家三口,抢救无效,全部遇难。消息传来,网友一片唏嘘,也把焦点推向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现实问题:农村建房,真的安全吗?

这事听着是个天灾,但仔细一看,真的是“天灾+人祸”的经典混搭。不夸张地说,这栋房子的坍塌,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多年“凑合着来”的恶果爆发。

咱们现在这个气候,已经不是小时候那种“下雨就是淅淅沥沥”了。暴雨能砸塌天花板,台风能刮飞屋顶,洪水说来就来。尤其是农村地区,本来地势就复杂,有山有水,还有老百姓自己选址建房,很多靠近河岸、山坡,一旦遇上连续暴雨,那就是拿命拼天意。

这次出事的房子,靠近河道、连续暴雨,地基早就泡得松松垮垮,可建筑本身没有做任何加固处理,一到临界点就彻底塌了。这事不是没提醒,之前多少次大雨过后,农村自建房倒塌的新闻我们不是没看过,只不过这次更惨,压死的是一家人,家没了,人也没了。

现在很多农村建房有个流行趋势:**层数越多越体面,外观越洋气越有面儿。**可问题是,有几家真正去找专业设计师画图?有几家去申请审批?更别提地基处理、材料验收这些专业事,基本上是“亲戚朋友搭伙盖”,现场一拍脑门,楼就起来了。

这次的事故就是典型的“重高轻基”。房子是五层的,地基却是按一两层那种标准做的,压根撑不住。而且靠近河边,常年湿润、土质松软,不塌才奇怪。我们都知道,高楼不是谁想盖就能盖的,光图纸、审批、施工队就能耗掉大半年,可农村很多自建房就是图快图省钱,后果只能自己扛。

说到底,自建房乱象不只是农户的问题,监管也脱不了干系。很多地方的农村建房,只要不出事,村里乡里都懒得管。超层、违规改建、用料低劣早就见怪不怪,甚至有地方干部还参与介绍“施工队”,赚个小中介费。

更大的问题是安全意识的缺失。不少老百姓觉得“我看着结实就行”、“砖多水泥厚肯定牢靠”,完全没概念什么叫地质评估、结构受力、应力分布。一个楼能不能建5层,不是“感觉可以”,是要专业数据说话的!

有的农户为了“回村风光”,一家省吃俭用攒了几十年,就为了建一栋看上去高大上的楼房,结果还没住几年,就因为暴雨或地基下陷,直接塌了。这不是败家,这是毁命!

第一,政府要出手。不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农村建房必须纳入统一管理,特别是3层以上建筑,必须有专业设计、审批程序、施工监管。

现在城市建房动不动就几十道流程,农村也不能“简化=随便”。农民的钱更来之不易,一栋房子可能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政府不管,就是对底层人民的不负责任。

第二,宣传必须下沉到村口。别再指望微信群发一条公告大家就能理解,得村干部亲自下村、做普法讲座,甚至做模拟演练,让大家明白“安全不是修好外墙那么简单”。

第三,**得改变“面子工程”思维。**真正的安全,是看不见的结构,不是外面贴了几块瓷砖、装了欧式窗台。让农民知道,楼不是越高越好,是地基打得越牢、结构越稳才真的好。

这起事故的背后,是一出活生生的教训:农村自建房,不是有钱就能随便盖,不是看谁家层数多就风光。没了安全这一关,一切体面都只是表面功夫。

希望这起悲剧,能让更多人警醒。不仅是农户要长记性,地方监管部门也得真正负起责任。农村建房,不能再靠“感觉”,得靠制度、靠专业、靠敬畏自然的常识。

信息来源:《实拍!5层楼房因暴雨垮塌倒入河中,知情人:房主在外打工挣装修钱》红星新闻

0 阅读:184
云景史纪

云景史纪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