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朱老总穿戴整齐,准备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可就在他准备出发的时候,他

如梦菲记 2025-07-07 17:22:47

1976年,朱老总穿戴整齐,准备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可就在他准备出发的时候,他却临时决定不去了,还打开了电视机,这是为什么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6年1月的一天清晨,北京寒气逼人,朱德早早起床,按照平时的习惯洗漱穿衣,他的身边人都知道,这一天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他要去送别一位战友,一位在他心中分量极重的人——周恩来。   朱德穿上了整齐的军装,戴好了领章和军帽,自从周恩来去世的消息传来之后,他整个人像是老了十岁,那段时间,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总是坐在沙发上发呆。   虽然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但他还是坚持要亲自前往追悼会现场,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去为老战友送行。   朱德和周恩来相识多年,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22年的德国柏林,那时候,朱德还在留学,周恩来已经是党的骨干。   正是周恩来帮助朱德完成了入党的手续,从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紧紧联系在一起,后来两人回国,先后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并肩战斗,感情深厚。   进入和平时期后,虽然两人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见面的机会少了许多,但彼此的关心从未减少,朱德年纪大了,身体也有些毛病,但每次见到周恩来,心里就踏实。   周恩来也是一样,不管多忙,只要知道朱德来看他,总会腾出时间坐下来聊几句,朱德的腿不好,周恩来还特意为他挑了一把坐着舒服的椅子。   1975年7月,周恩来因病住院,朱德原本想立刻去看他,可他担心自己贸然到医院会影响治疗和休息,所以一直等着合适的时机。   直到7月11日下午,周恩来觉得身体稍好些,特意让人联系朱德,希望见他一面,朱德得知消息后,立刻动身赶到医院,他知道,也许这会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两位老人坐在医院客厅里,互相看着对方,都显得很沉默,他们都知道对方身体不好,却都不肯提起自己的病情。   这次会面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临走时,朱德步履缓慢地走出客厅,周恩来坚持送他到门口,一直目送他上车离去,他们谁也没有想到,那真的是最后一面。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朱德是在当天晚上才从妻子康克清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最初他不相信,以为只是病情加重。   但当他看到家人眼中的泪水时,他沉默了很久,终于流下了眼泪,他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不断回忆和周恩来一起走过的那些岁月。   组织本打算让朱德只参加一次吊唁活动就好,担心他身体承受不住,但朱德坚持要亲自前往医院向周恩来的遗体告别。   在女儿朱敏的搀扶下,他换上军装,拄着拐杖走进灵堂,当他走到周恩来的遗体前,缓缓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站得很直,用尽全身的力气完成了这个动作。   追悼会定在几天后举行,那天早上,朱德再次穿戴整齐,准备出门,可就在他站起来的一瞬间,忽然感觉腿一点力气也没有,几乎瘫倒在地。   他试了几次都站不起来,只好坐回沙发上,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双腿,一言不发,脸上写满了懊恼和痛苦,他对身边的人说自己没法去了。   他不甘心地要求打开电视,他要坐在家里看着追悼会,他眼神紧紧盯着屏幕,不发一语。   当灵车缓缓驶过长安街,无数群众站在街边默哀时,他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伸出颤抖的右手,似乎又想敬一个军礼,但这次,他没有力量再举起手臂。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朱德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精神饱满,整个人常常陷入沉思,7月6日,他在沉静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他们曾一起扛枪打仗,也曾在国家建设中分担重任,他们把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那天,他本想像过去那样陪在战友身边,但身体已经不允许,他用一种近乎执拗的方式完成了送别,在电视机前坐了一整天,不吃不喝,他觉得,这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后一次陪伴。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第一章 最后一个军礼和最后一次接见外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