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渣滓洞的看守黄茂才被判处死刑,行刑当天,黄茂才突然大喊:“别杀我!我为江姐做了很多事情,我是无辜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1年初冬,重庆郊外的行刑场寒风刺骨,尘土飞扬,黄茂才被押至刑场,他双手被绑,脚步踉跄,脸色惨白。 就在行刑的那一刻,他突然高喊:“别杀我!我为江姐做了很多事情,我是无辜的!”在场的人一时愣住,枪口停在了半空。 黄茂才出生于1925年,四川自贡荣县人,家庭贫寒,靠种地为生,抗战时期国民党在乡间频繁抓壮丁,他的母亲怕儿子被抓去前线送命,托人找关系,联系到当地一名与军统有关的地主,才把黄茂才送进了特务系统,安排他去了重庆的渣滓洞监狱当看守。 渣滓洞位于歌乐山,原是一处小煤矿,后被改建为秘密监狱,用来关押被捕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黄茂才到岗时年仅二十出头,任务是登记犯人、监督放风和点名。 他在来之前被告知,那些人是国家的敌人,必须严防死守,他最初深信不疑,按部就班地完成每日的工作。 时间一久,他注意到那些所谓的“犯人”大多是读书人和工人,穿着普通,举止文雅,在牢房里,有人靠在墙边默默读书,有人低声与同伴交流。 一次放风时,他看到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用粉笔在墙角写下数学题,还有人趁短短的时间在地上练习打快板,这些景象让他感到疑惑,也动摇了他原本的看法。 1948年6月,一个身材瘦弱、神情坚定的年轻女子被押入监狱,她就是江竹筠,后人称她为江姐。 入狱不久,她就遭到严酷拷打,双手被钉进竹签,但她始终没有吐露任何组织机密,黄茂才负责给她登记时,发现她竟然是自己家乡的老乡,心中不由多了一份关切。 随着时间推移,黄茂才开始暗中帮助江姐和其他被关押者,他偷偷带进几张报纸,让里面的人了解战局的变化,一次,他在夜间值班时,将从厨房带出的馒头藏进牢房的角落。 还有几次,他把江姐写的小纸条缝进自己的衣袖,找机会送出监狱,他知道这些行为被发现就是死罪,但还是继续去做,他不是党员,也不明白高深的政治道理,但他知道,那些人并不是坏人。 江姐曾托他将一封写给儿子的信带出,他把信缝在内衣中层,小心翼翼带出渣滓洞,信中是江姐的遗言,她知道自己撑不了多久。 后来,黄茂才还协助将一份关于监狱内革命者遭受酷刑和即将被杀的名单交给了外部地下党组织,这份材料后来被称为“最后的报告”。 1949年11月,国民党溃败在即,渣滓洞里陆续遣散部分人员,黄茂才被提前辞退,回到自贡老家后,他隐姓埋名,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他从不提自己在渣滓洞的经历,只想远离是非。 1951年初,他被地方公安逮捕,罪名是参与迫害革命志士,他不断申辩,说自己帮过江姐,还做过不少好事,但没有证人,监狱里的信件也没有保存下来,审讯记录中只有他的口供,不久后,他被判死刑。 行刑当天,黄茂才的喊声打断了枪声,法院认为案情有待复查,将他押回监狱,暂缓执行,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反复陈述自己的行为,但缺乏有力证据,仅被改判为无期徒刑。 黄茂才在狱中服刑多年,后因表现良好被减刑,他在监狱里不断申诉,希望有人能为他作证。 直到1981年,有关部门整理渣滓洞资料时,在一封未公开的密信中发现了他的名字,那封信提到,一名看守曾冒险协助传递情报,是江姐托付的联系人之一。 调查人员找到曾被关押的革命者曾紫霞,她回忆起那段经历,并确认黄茂才确实多次帮助他们。 随后,多名幸存者也出面为其作证,1982年,法院撤销原判,为黄茂才平反,并承认其在渣滓洞期间为革命工作作出过贡献。 黄茂才晚年被安排担任政协委员,并受邀参与渣滓洞纪念馆的建设工作,他常常在馆中向参观者讲述那段历史,用朴实的话语讲述他所见的苦难与选择。 他不再辩解,也不再埋怨,只是希望更多人记住那些为理想牺牲的人们,江姐的那封信、狱中织的毛衣、藏在衣服夹层的报纸,全都成为了后来展柜中的实物。 他的一生,被一声喊冤改变了方向,也被时间证明了真相,等了三十年,他终于不用再沉默。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档案 《红岩档案解密》丛书 三峡博物馆江姐遗书展陈说明
1951年,渣滓洞的看守黄茂才被判处死刑,行刑当天,黄茂才突然大喊:“别杀我!我
如梦菲记
2025-07-08 15:24: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