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南京一个院子里,跪着十几名中国人,两个日军正在挨个砍头。突然,一个1

文栋说明星 2025-07-09 11:18:17

1937年,南京一个院子里,跪着十几名中国人,两个日军正在挨个砍头。突然,一个17岁的少年迅速起身,趁着日军杀人时,疯狂地往门口跑....... 寒风刮过南京城那些挂着冰棱的屋檐,1937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加刺骨。 城西一处荒废的院子里,泥地冻得梆硬,十几个老百姓被绳子捆作一团跪着,呼出的白气刚冒出来就散了。 两个日本兵抡着军刀挨个砍头,刀口卷了刃就往裤腿上擦擦血。 跪在末尾的是个清瘦少年左润德,原本在城郊放牛种地的农家娃,逃难时和家人冲散了被逮到这儿。 眼见前头的人头滚到脚边,他后脖颈的汗毛全都竖了起来。 十七岁的左润德突然像是被雷劈醒了。 他暗地里用胳膊肘碰碰旁边花白头发的老农,又朝后门方向努努嘴。 旁边还有个愣神的年轻后生也被他眼神拽了过来。 仨人趁着举刀的鬼子转身换人的空当,铆足劲往破门板那儿窜。 枪子儿"嗖"地追上来,年轻后生当场栽进土坑里,左润德和老农却像离弦的箭似的冲进了巷子。 左润德跑得肺管子火烧火燎,踩着自己家门槛却像掉进了冰窟窿。 院子中央的老槐树被劈成了柴火堆,房梁上耷拉着半截衣裳袖子。 村里连声狗叫都听不见,只有焦糊味钻进鼻孔。 当夜搜村的日本兵举着火把围过来,刺刀尖把他和几十个乡亲逼到河滩边的洼地里。 枪栓拉响的瞬间,左润德闭着眼往尸堆里倒,死人血糊了满脸。 更狠的还在后头。汽油味儿混着皮肉烧焦的恶臭钻进鼻孔,左润德后背上像有烙铁在烫。 他硬是咬着槽牙不吭声,指甲全抠进了冻土里。 等日本兵走远了才从尸堆里拱出来,背上还冒着火星子。 护城河离得不远,这个血葫芦似的人往冰河里扎的架势,把打渔的老孙头唬得撑篙的手直抖。 河岸芦苇丛里,老孙头用烧酒给这少年擦伤口的时候,整片后背没块好皮。 "我当自己已经见阎王了..."左润德嗓子哑得像是破锣,眼泪混着血水砸在船板上。 他成了村里独活的苗,往后的年月只要想起这事,恨得牙根痒痒。 这苦命人熬过大难倒出奇长寿。八十岁那年有记者举着话筒来寻他,老汉抖着手解开棉袄,后脊梁沟的疤痕还跟蜈蚣似的趴着。"现在日子越过越暖和,可我这骨头缝里总记得那年的寒气。" 老爷子说话时混浊的眼底亮得吓人,枯树皮似的手总反复摩挲怀里捂着的暖炉。 老人屋头条案上供着几个褪色的木头牌位。 早些年天没亮就听见他对着牌位念念叨叨,这两年耳朵背了倒不怎么说话。 左邻右舍都知道,每年冬至前后老爷子准不见人,后山那片野竹林里总能瞧见他佝偻着背烧纸。 纸灰打着旋儿往天上飘,像是赶着去赴什么约。 前几年巷子口挂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黑白照片展板,左润德拄着拐棍在展板前头站成尊雕像。 穿校服的学生给他别纪念徽章,老人家攥着那枚冰凉的金属片直攥到掌心发烫。 有人看见他临走时冲着展板躬身作了个揖,棉布鞋在水泥地上蹭出深深的印子。 前年开春那会子,老邻居往他家送腌菜发现大门锁落灰了,才晓得人去楼空。 村里老辈人说他是赶在清明前走的,倒也应了老话讲的"落叶归根"。 新搬来的后生偶尔问起西屋为什么总空着,老人总拿蒲扇指指房梁:"这屋里住着八百多个魂儿呢,后生家莫吵着他们歇觉。" 信息来源: 扬子晚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实录》 现代快报《最后的证言: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左润德》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开档案

0 阅读:0
文栋说明星

文栋说明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