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中国对缅北克钦军下通牒,避免全球稀土供应链出现断裂风险。   缅甸北部山

萧兹探秘说 2025-07-10 14:31:08

路透社:中国对缅北克钦军下通牒,避免全球稀土供应链出现断裂风险。   缅甸北部山区的稀土矿带,作为全球近一半重稀土的来源地,其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国际市场的剧烈震荡。而中国,作为全球90%以上重稀土冶炼产能的掌控者,正以坚定姿态应对缅北冲突带来的供应链风险。   缅甸的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在克钦邦、佤邦等地,其独特的花岗岩风化壳矿床富含镝、铽等关键元素,这些正是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机、导弹制导系统的核心材料。   2024年数据显示,缅甸稀土产量虽占全球7.9%,但其重稀土供应占比(含中国加工后)高达52%,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一环。中国凭借地理优势和技术积累,长期主导着缅甸稀土的加工环节——从开采设备到冶炼技术,几乎全由中国企业深度参与。   这种“缅甸挖坑、中国提炼、全球采购”的模式,构筑了现代科技产业的基石之一。   然而,缅北地区的武装冲突正在冲击这一稳定格局。克钦独立军(KIA)与缅甸政府军围绕八莫镇等战略要地的争夺持续升级,而该地区恰好覆盖了全球近一半的重稀土矿区。   2025年上半年,克钦军对八莫镇的控制导致中国从缅甸进口的稀土量锐减近半,直接引发国际市场稀土价格飙升三成,美国军工企业80%的中重稀土供应告急,福特汽车等企业被迫停产部分车型。   这种供应链断裂风险,不仅威胁中国本土产业,更波及全球新能源、国防等关键领域。   面对这一危机,中国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与经济杠杆能力。通过多渠道传递明确信号,中方要求克钦军等地方武装停止对八莫镇的军事行动,否则将切断其稀土贸易通道。   这一策略直击克钦军的经济命脉,其控制区的稀土出口收入占财政来源的70%以上,一旦失去中国市场,武装力量的存续将面临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加速推进稀土回收技术研发,目标在2030年前将稀土回收率提升至40%,即便缅甸供应中断,仍可通过循环利用维持产业链运转。这种“双轨策略”既稳定当前供应,又为长期安全筑牢根基。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并非单纯依赖外部资源。2025年初,云南发现储量达115万吨的超大规模中重稀土矿,其中镝、铽等关键元素占比超过40%,这一发现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技术输出和投资合作,在老挝、泰国等地布局新的稀土加工基地,逐步构建多元化的供应网络。这种“内外联动”的战略布局,使中国在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时拥有更多主动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源博弈中,中国凭借技术优势、战略储备和精准施策,正将挑战转化为重塑全球稀土格局的机遇。而缅北冲突的最终走向,不仅关乎当地民生,更将深刻影响全球科技产业的未来版图。   随着中国稀土回收技术的突破和国内资源的开发,“缅甸挖坑、中国提炼”的模式或将迎来历史性变革,一个更加自主可控、多元稳定的全球稀土供应链正在成型。

0 阅读:341

评论列表

浮生

浮生

1
2025-07-11 12:26

虚情假意,根本就是在要求稀土涨价

猜你喜欢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