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已经在战前指挥所,指挥了十几天,每天只睡二三个小时的聂凤智有点吃

漫步红尘之路 2025-07-13 14:29:55

1948年4月,已经在战前指挥所,指挥了十几天,每天只睡二三个小时的聂凤智有点吃不消了,满嘴口腔溃疡,吃不下睡不好,说好的几天内攻下潍县,如今已经打了十五六天了,数十门大炮齐轰,却还是打不穿那两丈六厚的城墙。 老聂蹲在战壕边,把馍掰成指甲盖大小,泡进水里,一抿就疼得直抽气。嗓子眼像塞了把碎玻璃,连咽口唾沫都冒火星子。侦察兵跑回来,一屁股坐他旁边,脸比锅底还黑:“师长,城墙根下面又加了一层麻袋,里面装的不是土,是糯米浆掺石灰,炮弹砸上去跟砸橡皮似的,弹回来!”老聂听完,把泡馍往地上一扔,骂了句脏话,抄起望远镜就往最前沿跑。 潍县城墙,当地人叫它“铁打的乌龟壳”,明朝那会儿就修,清朝又加高,到了张景月手里,干脆把护城河挖成三丈宽,水里钉满削尖的毛竹。老百姓说,就算韩信复生,也得啃上三天三夜。老聂不信邪,头天晚上把全师的炮集中起来,轰得城墙直晃悠,天亮一看,墙皮掉了点灰,像给老乌龟挠了个痒痒。更气人的是,守军趁着炮停,往下泼水,糯米浆一冻,裂缝又糊得严丝合缝。 参谋长老郭拽住他:“要不挖地道?学曹操官渡那一套。”老聂摇头,潍县城下是胶河古道,地下水旺得能养鲸鱼,一镐下去,水喷得比人高。工兵连长试过,刚挖两米,哗啦啦塌方,埋进去三个战士。老聂蹲在塌坑边,一根接一根抽烟,烟屁股烫了手才抬头:“活人不能让尿憋死,给老子找张景月的老乡来。” 还真找到一个。老乡姓刘,卖豆腐的,当年给张景月送过豆腐,知道城墙西北角有条暗沟,原本是明朝修的排水道,后来打仗堵了,没人记得。老聂听完,眼睛一亮,连夜带人摸过去。沟口被碎砖堵着,臭气熏天,工兵拿撬棍一捅,哗啦塌出半人高的洞。老聂把帽子一扔,第一个钻进去,爬了二十来米,前面突然开阔——居然直通城墙根下的藏兵洞!洞里点着油灯,几个守军正围着炉子烤馒头,看见满身泥的老聂,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后面的事就快了。老聂带人摸上城墙,一枪没放,先掐了哨兵脖子。信号弹升空,城外潜伏的突击队扛着云梯就往上冲。张景月还在指挥部喝粥,听见枪响,碗一扔,鞋都没穿就往西门跑,结果城门早被爆破组用炸药轰开,一出门就撞见老聂的警卫员,黑洞洞的枪口顶脑门上。 潍县打下来那天,老聂蹲在城头啃苹果,嘴里溃疡还在,却笑得像个刚偷到糖的孩子。当地老百姓送了他一筐青萝卜,说败火。老聂咬了一口,辣得龇牙咧嘴,转头对老郭说:“这仗打得,跟啃萝卜似的,前面辣得眼泪直流,后味倒是甜。” 可我心里总有个疙瘩。后来查资料,张景月守城时,把老百姓全赶进内城当人肉沙包,炮弹落下来,先死的是百姓。老聂不知道这事,要是知道了,估计苹果都吃不下。战争这玩意儿,从来就不是城墙厚不厚的事儿,是人命堆出来的数学题。两丈六的墙算什么?真正难啃的,是人心里的那道墙。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漫步红尘之路

漫步红尘之路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