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

古今知夏 2025-07-15 19:00:44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但话锋一转,他又说这些武器有个通病——没真刀真枪上过战场,到底顶不顶用,谁也说不准。 就拿东风 - 17 来说,这玩意儿从亮相到现在,确实没真刀真枪干过,但去年美军在关岛搞的反导演习里,专门拿它的模拟数据当靶子。结果挺打脸 ——10 次拦截测试,有 7 次连东风 - 17 的轨迹都没算准。美军导弹防御局的人私下说,这东西在电脑里的 “虚拟战绩”,比某些打过实战的导弹还让人头疼。 为啥?因为中国给它做了个 “数字替身”,在超级计算机里模拟了上万次各种战场环境,从零下 40 度的西伯利亚到 40 度的波斯湾,连沙尘暴里的电磁干扰都算进去了,误差能控制在半米以内。这种 “虚拟打靶”,比打几发实弹靠谱多了。 再看国际上那些买了中国武器的国家,他们的使用体验挺能说明问题。巴基斯坦用中国的翼龙 - 2 无人机在边境反恐,去年有次追着一辆武装分子的皮卡打,在沙漠里隔着 50 公里,导弹直接从驾驶室天窗钻进去了。还有沙特,买了咱们的东风 - 21,虽说没真发射过,但去年胡塞武装搞无人机偷袭油田时,沙特把这玩意儿拉出来摆了个阵势,胡塞那边立马就消停了。这种 “不打自威”,算不算另一种实战效果?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武器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表现。去年西藏军区在海拔 5000 米的地方搞演习,15 式轻型坦克在零下 30 度里一趴就是三天,发动起来照样能飙到 60 公里时速,炮管冻得结了冰,打出去的炮弹还能精准命中 2 公里外的靶标。这事儿被印度军方知道了,专门派人参访,回去就把自己的 T-90 坦克拉到高原试了试,结果发动机直接趴窝了。你说,这种在极限条件下练出来的本事,不比在普通战场上晃悠几圈更实在。 还有个角度很少有人提:现在打仗早就不是单枪匹马干了,得靠整个体系配合。中国去年在南海搞的演习里,055 大驱、歼 - 20 和火箭军部队联合作战,从发现目标到导弹命中,整个过程才用了 8 分钟。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报告里写着,这套组合拳的反应速度,比他们在伊拉克战争时快了一倍还多。这里面的门道在于,中国把卫星、雷达、武器系统连了个网,只要对方军舰刚出港口,这边就知道它要往哪去了。这种 “体系战斗力”,可不是靠某件武器打几场仗能练出来的。 当然了,说一千道一万,这些新武器确实没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考验。但换个思路想,这也不是啥坏事。美军的 F-35 倒是打了不少仗,可在叙利亚飞了几百架次,回来发现隐身涂层在沙漠里掉得厉害,不得不花几十亿美元改配方。中国的歼 - 20 没这问题,因为在实验室里早就用各种沙尘、盐雾模拟测试过几千次了,直接跳过了 “打一仗改一次” 的笨办法。 现在国际上慢慢看明白了,中国武器的 “零实战记录”,更像是一种策略。就像做生意,没开过实体店,但线上销量和用户评价照样能说明问题。那些整天拿 “没上过战场” 说事儿的,要么是没看懂这几年武器验证的新玩法,要么就是自己的老一套快跟不上趟了。毕竟,在这个靠数据说话的时代,电脑里的千万次模拟,有时候比真实战场的一次亮相还管用。

0 阅读:6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