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女知青黄丽萍带着农村丈夫回到了娘家,丈夫一进门,就看到了墙上的照片,

月下影婆娑 2025-07-16 13:07:17

1973年,女知青黄丽萍带着农村丈夫回到了娘家,丈夫一进门,就看到了墙上的照片,他大吃一惊,急忙询问妻子,得知这竟然是妻子的父亲,没想到,他立马向妻子提出了离婚,这究竟是为什么?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黄丽萍并非什么普通人家的女儿,而是根正苗红的革命后代,她的父亲黄思深,是一位早年投身革命的开国少将,1955年便被授予军衔。 这位将军战功赫赫,为人却异常低调,行事严肃,从不搞任何特殊化,对子女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生活自己过。 也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黄丽萍长成了一个独立坚韧的姑娘,她早就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出身的标签,而在于自己的奋斗。 1969年,19岁的黄丽萍响应号召,告别了城市生活,一头扎进了遥远的北大荒,最初,她对这场“锻炼”还抱着几分新奇,可现实很快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住的是勉强遮风挡雨的茅草房,嘴里嚼的是日复一日的土豆,生活的贫瘠超乎想象,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来在新中国的土地上,还有这么艰苦的地方。 可黄丽萍骨子里那股劲儿没让她退缩,她接受了现实,下决心不仅要在这里活下去,还要活出个样来。 当地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也给了她莫大的支持,村里的农妇们手把手教她缝补耕作,没过多久,这个曾经的城里姑娘,就彻底融入了这片黑土地。 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她遇到了那个让她托付一生的男人,他是个皮肤黝黑的农村小伙,能吃苦,肯干活,人也老实,唯一的缺点,就是穷。 家里穷得叮当响,结婚时别说彩礼,甚至还欠着生产队一屁股债,丈夫的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他和两个弟弟,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黄丽萍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却没放在心上,在她看来,人穷志不短,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婚后,她和丈夫一同下地劳作,家里多了个壮劳力,日子渐渐有了起色,几年后,夫妻俩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亲眼见证了北大荒的巨变。 从曾经泥土冻如顽石的苦寒之地,变成了农业兴旺的沃土,当年的苦日子,成了如今平淡生活里最甜的回忆。 直到1973年,黄丽萍才第一次带着丈夫和孩子,踏上了回宁波探亲的火车,这一天她等了太久,天不亮就醒了,早早把自家种的土特产打包得整整齐齐。 丈夫是头一回见岳父岳母,心里既激动又忐忑,当他们终于站在家门口时,丈夫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 黄丽萍扭头给了他一个安心的微笑,推开了门,母亲一见她,眼泪就下来了,进了屋,丈夫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黄丽萍不动声色地握紧了他的手,给他传递着力量。 谁知,片刻的安宁很快被打破,丈夫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墙上的一张照片,整个人瞬间如遭雷击。 照片上的男人身着戎装,目光威严,而这个人他曾在报纸和画报上见过,正是开国将军黄思深。 巨大的震惊和随之而来的自卑感,像潮水一样将他淹没,他这才明白,妻子身上那股与众不同的沉稳和坚韧从何而来。 他不安地开口,语气却是前所未有的坚决,他竟然提出向黄丽萍离婚,黄丽萍看着丈夫眼中浓浓的不安,心里什么都明白。 她没有解释,更没有抱怨,只是更用力地握住他的手,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动作,他的丈夫才渐渐安心。 几天后,当黄思深问起女儿的打算,黄丽萍依然紧紧攥着丈夫的手,毫不犹豫地回答,要回到北大荒,听到这个答案,黄思深将军脸上满是骄傲。

0 阅读:5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