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英雄机长刘传建拯救上百个生命,被川航奖励500万元,然而,她的妻子却没有一丝喜悦,反而在采访中表示:希望民航再没有英雄出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升空,飞往拉萨,就在飞行平稳,一切看似寻常的时候,驾驶舱里一声异响,打破了所有平静,刘传健定睛一看,前挡风玻璃上竟出现了一道清晰的裂纹。 高空飞行,这道裂纹的出现发出了一个紧急的信号,它不仅是玻璃碎裂的前兆,更是驾驶舱瞬间失压、零下几十度低温入侵的预兆。 刘传健当即联系空管,请求返航,话还没说完,一声巨响,挡风玻璃轰然爆裂,刺骨的寒风和失压气流瞬间涌入。 环境骤变,自动驾驶系统随即脱离,飞机在万米高空剧烈翻滚,座舱里的乘客陷入恐慌,以为末日降临。 身穿单衣的刘传健,双手在极寒中迅速失去知觉,意识也开始模糊,但他死死抓住操纵杆,拼尽全力与下坠的飞机对抗。 1972年,刘传健出生在重庆一个贫寒的农家,贫穷没有让他自怨自艾,反而磨砺出他改变命运的决心。 1987年,他考上重点中学,学费却成了难题,为了让他上学,父母卖掉了家里唯一的老黄牛,又四处举债才凑齐学费。 从乡村到城市,他不再是那个拔尖的学生,巨大的落差让他在第一次高考时挥失常,不过,这次失败也让他开始认真思考未来。 少年时,他痴迷放风筝,曾天真地对母亲说,想被绑在风筝上飞上天,那时候的母亲就开玩笑的告诉他,让他当飞行员。 就是这番话,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复读那年,他调整心态,终于在1991年考入空军第二飞行学院,迈出了征服蓝天的第一步。 可飞行员也不是好当的,被淘汰的机率极高,为了留下来,刘传健在别人休息时拼命锻炼体能,专业知识上更不敢懈怠。 他随身带个黑本子,把所有搞不懂的问题都记下来,查资料、问教官,直到彻底弄懂,他或许不是天赋最好的那个,但绝对是最努力的。 这份努力很快有了回报,但也伴随着风险,1995年,他第一次单飞高教机,就遇上了起落架无法放下的险情。 在塔台的冷静指挥下,他最终成功迫降,这次经历让他明白,技术和心态在危急时刻同等重要。 2006年,刘传健加入四川航空,凭借过硬的技术和沉稳的作风,两年后便晋升为机长,这份日积月累的专业和沉着,终于在2018年5月14日那天,派上了用场。 回到万米高空的驾驶舱,缺氧和严寒几乎让他昏厥,但求生的本能和机长的责任感让他强撑着戴上氧气面罩。 他立刻切换手动操作,可就在这时,被气流卷回的副驾驶徐瑞辰猛地撞上操纵杆,飞机彻底失控,以每分钟3000米的速度急速下坠! 刘传健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保住飞机,保住乘客,他用尽全身力气,将操纵杆扳回原位,同时迅速减速。 随着速度降低,舱内气流冲击稍有缓解,徐瑞辰也恢复了意识,但麻烦接踵而至:飞机偏离航线,导航和通讯设备大多失灵。 与此同时,客舱里的乘务员们表现出了惊人的专业素养,她们一边安抚乘客,一边指导大家戴好氧气面罩。 第二机长梁鹏也艰难的赶到驾驶室,三人合力,终于将飞机驶离了最危险的青藏高原山区。 地面空管收到了求救信号,成都双流机场立刻清空跑道,严阵以待,可新的难题又摆在面前,飞机的放油系统失灵,导致机身超重了半吨,这意味着降落风险极大。 但刘传健没有退路,他凭着对飞机性能的深刻理解和上万小时的飞行经验,在云海中手动操控着这架伤痕累累的飞机,稳稳地对准了跑道。 飞机停在地面那一刻,所有人都忍不住哭泣,当刘传健走出舱门时,迎接他的是无尽的掌声和感激的泪水,之后,民航为了表扬刘传建,奖励了他五百万的现金,他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更是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然而,面对铺天盖地的赞誉,他的妻子邹函却含着泪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希望民航以后再也没有英雄。 这句话背后,是一个妻子对丈夫最深切的担忧,也是对民航安全最朴素的期盼。
1998年,国航机长袁斌只因为不满分房制度,携带着妻子,驾驶载有95名乘客
【9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