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

风林事儿说 2025-07-17 09:16:19

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他当作耳旁风,而本应该给予依靠的老美,也在印巴空战结束后光速消失,这时才发现玩脱了,却已经为时已晚!   故事要从2013年说起。当时,李嘉诚开始大规模抛售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优质资产,包括房地产、零售连锁店等。这一举动引发了轩然大波,舆论纷纷指责他“跑路”。尽管李嘉诚辩解称这是正常的商业决策,是为了规避风险和分散投资,但他的行为显然伤了许多人的心。 直到2025年3月,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宣布,将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将全球43个港口资产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的关键港口。这一交易立即引发了中国官方的强烈反应。国务院港澳办多次转发《大公报》的评论文章,批评李嘉诚的行为损害了国家战略利益,并呼吁他“悬崖勒马”。《大公报》更是言辞犀利地质问他为何要将重要港口转让给对中国怀有明显敌意的美国。 但李嘉诚似乎对这些警告置若罔闻,他或许认为,通过这笔交易既能套现巨额资金,又能傍上美国这个“靠山”,从而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找到新的保障。但他万万没想到,美国在这场风波中并未如他所愿伸出援手。 美国国务院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不意外”,便没了下文。这让李嘉诚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如果继续推进交易,中国的审查不会轻易通过;如果放弃交易,他不仅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颜面尽失。 可李嘉诚的困境远不止于此。他在英国的投资也遭遇了滑铁卢。自2010年起,李嘉诚在英国疯狂“抄底”,投资了电力、水务、天然气、电信等多个领域,一度控制着英国约1/4的电力分销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和超40%的电信市场。然而,英国脱欧后,英镑贬值、反垄断审查、政策变化等问题接踵而至,让他的资产大幅缩水。在2022年疫情期间,英镑贬值直接导致他的资产缩水了800亿港元。 面对英国的困境,李嘉诚试图转战其他市场,比如越南。但他在越南的地产投资也因合作伙伴被捕入狱而搁置。与此同时,他在中国市场的回归尝试也并不顺利。尽管他在2019年投资了上海浦东的地块,并在香港囤积了大量土地,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让他的投资战略难以奏效。 李嘉诚的一系列失误不仅让他的商业帝国遭受重创,也让他的声誉一落千丈。曾经备受尊崇的“李超人”,如今却被指责为“缺乏脊梁骨”的商人。他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国家利益,也让投资者对他失去了信心。在出售港口事件曝光后,长江和记等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市值蒸发超过780亿港元。 如今的李嘉诚,终于尝到了“玩脱了”的滋味。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商业决策都不能忽视大局。正如《大公报》所言,“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 李嘉诚或许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他在关键时刻的选择,让他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国家的信任和人民的尊重。

0 阅读:0
风林事儿说

风林事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