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这辈子最大的错,就是把项羽逼上了绝路。亥下之战,他带着三十万大军将项羽围得水泄不通,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硬是把西楚霸王逼得在乌江边上抹了脖子。可他没想明白,项羽一死,刘邦眼里最碍眼的就成了他韩信。 谁都知道,韩信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风光的。当年在淮阴街头,他饿得两眼发花,得靠漂母给口饭才能活下来;被市井无赖堵在巷子里,裤裆都快蹭到地上了,也得咬着牙钻过去。那时候的他,怀里揣着把生锈的剑,心里装着的却是整个天下的兵戈。 他先投项羽,提的建议石沉大海,人家眼里他不过是个站岗的小兵;转投刘邦,一开始也只配喂马,若不是萧何趁着月色追了他三天三夜,这世上恐怕只多一个饿死的流浪汉,少一个“兵仙”。 可就是这个曾寄人篱下的韩信,一旦握住兵权,简直像猛虎生了翅膀。背水一战,他让两千轻骑端了赵军大营,几万赵兵成了没头苍蝇;潍水之战,他堵上河水再突然放闸,楚军被冲得七零八落,齐王田广的头颅成了他的军功章。 到垓下之战时,他手里的三十万大军,比刘邦自己直属的兵力还多——刘邦看着他调兵遣将时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嘴上夸着“将军真乃天纵奇才”,心里怕是早就开始打鼓了。 项羽死的那一刻,韩信大概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里。他可能在想,自己帮刘邦打下半壁江山,封个王总该稳了吧?毕竟他早早就跟刘邦提过,要做“假齐王”镇住齐国,刘邦虽然骂骂咧咧,最后不还是给了他个真齐王?可他忘了,刘邦是什么人?当年被项羽追得把亲儿子踹下车,为了活命连爹都能赌出去的主儿,怎么可能容得下一个功高盖主的“兵仙”?项羽在时,韩信是对付项羽的利刃;项羽没了,这把刀就太容易伤着自己了。 果不其然,项羽刚咽气,刘邦就带着几个人闯进韩信军营,二话不说夺了他的兵权。转年就把他从齐王改封为楚王,地盘从富庶的齐地换到楚地,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削权。可韩信还没醒过神,到了楚地依旧大张旗鼓,出门带着浩浩荡荡的卫队,结果被人告了一状,说他要谋反。刘邦假模假样地南巡,就把他捆回了长安,一撸到底成了淮阴侯。 这时候的韩信要是能学学张良,躲在家里修仙问道,或许还能保住性命。可他偏不。被降职后,他整日唉声叹气,跟樊哙这种刘邦的亲信吃饭,都要酸溜溜地说“没想到我这辈子竟跟你这种人同列”。这种怨气传到刘邦耳朵里,能有好果子吃吗?后来吕后要除他,找的还是萧何——那个当年把他捧上天的人,亲手把他骗进长乐宫,用布袋子套住他,让宫女们用竹枪活活戳死。临死前,韩信喊的那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听着真是又可怜又可恨。 说到底,韩信的悲剧,从来不是因为逼死了项羽。就算项羽活着,以刘邦的性子,也迟早会对这个手握重兵的“异姓王”下手。封建帝王眼里,兵权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韩信这种“战必胜,攻必取”的主儿,既能帮你打天下,也能随时掀翻你的宝座。项羽的死,不过是让这场猜忌提前摆上了台面而已。就像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的将军,白起、岳飞,哪个不是因为手里的兵太能打,最后落得身首异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韩信这辈子最大的错,就是把项羽逼上了绝路。亥下之战,他带着三十万大军将项羽围得水
夜听历史
2025-07-17 17:17:52
0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