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不行,而是家长不行。

很多人抱怨孩子学习不行,考不上大学、学不进知识,归咎于孩子“不努力”“不争气”。但真相往往并不是“孩子不行”,而是家庭资源不行,是“家长不行”。尤其在当代中国,教育越来越依赖家庭的“后援力量”,没有资源,没有支持,孩子只能一个人孤军奋战,很难跑赢这场“精英游戏”。 北川医学院的罗同学,正是一个典型例子。川北医学院近日通报了一起因学生科研成果引发争议的事件,主角是一位在多个高水平期刊发文的学生罗某某。经核查,罗某某曾收到npj Digital Medicine、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期刊审稿邀请,目前已参与3篇论文审稿。他的高考成绩并不差,但也并不拔尖,能考上大学靠的是自身极强的韧性。但进入大学后,他的“起点差距”才真正显现。人家家庭的托举,那是真正的恐怖。你抱怨孩子不如罗同学那么争气的时候,你有罗同学家长的本事吗?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成绩当作一种“独立成果”,孩子考不好就指责他们“用心不专”“态度不端”。但现实是,孩子只是家庭结构中的一环,他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能不能给他“托起来”。学习从来不是一个纯粹靠个人努力就能成功的战场,它深深地嵌套在资源、眼界、信息和关系之中。 所以别再把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完全归咎于孩子本人。想想有没有带他提前了解过专业?有没有资源帮他铺过一条路?有没有在背后默默撑起一张“安全网”?如果没有,孩子已经做得够好了。不是孩子不行,是你们家不行,是家庭没能构建起一个帮助他逆风翻盘的平台。与其指责孩子,不如反思家庭。

0 阅读:1
抽烟不喝酒饮茶不读书

抽烟不喝酒饮茶不读书

真相、道德、科学在流量面前一钱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