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没有政委,是如何实现文官治军的?美国军队本质就是宋军化,其实说白了,就是笼络底层士兵,去思想化,严禁军队传播政治思想,士兵只看钱,给钱就干活,这种制度下高级军官就是无根之水,谈理想,军队不让谈,谈待遇?你有钱?所以高级军官只能跪舔国会。 美国建国初期就害怕军队掌握太大权力,因为历史上许多国家都被过于独立的军队所威胁,所以他们把“文官治军”这套理念写进宪法。 军队最高长官既是总统,也是平民,国防部长同样来自民间,由国会监督,重大军事决策全都由这些文官说了算,军队只允许服从由民选政府产生的命令,哪怕是五星上将或参谋长,也没有资格自作主张。 士兵和军官一律被要求不能干涉本国政党纷争,不能以军职身份参与选举费力宣传,无论什么立场,都只能把政治看作“外面的事”,军人只专注本职工作。 美军既然如此重视纪律和中立,究竟怎么让底层士兵自愿为军队效劳? 看起来美军的士兵不是靠理想主义动员,而是受利益驱动,大多数加入美军的人,图的就是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薪水,稳定的医疗、住房以及退役后可以拿到的学费补贴。 对于不少人来说,参军是一份待遇不错、社会地位还说得过去的职业选择,只要完成日常训练考核,不违反纪律,基本保障都有,这就把服从和忠诚转化成一种职业认同感。 美军极其重视“职业精神”,每个岗位有标准化流程,靠着奖惩分明的机制来让士兵自觉遵守队列秩序,所谓的“思想建设”,就是定期灌输一些团队荣誉、个人责任、遵守法律等普世观念,很难称得上高层次的理想动员。 在这种氛围下士兵很少有机会接触政治性的理论宣传,没有什么“为国家理想而战”的情结,平时互相比拼的,就是谁考核名次高、谁能多拿奖金和补贴,军队设置了大量福利,晋升通道也完全透明,基本都靠硬绩效。 部队荣誉观多半是一种朴素的职业自豪感,而不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感,美军也很少有人关心对上级是否有“群众基础”,士兵只对直接上级负责,很少主动关心更高级军官的动向。 美军高级军官的地位其实并不高,在制度上这些高层首要任务不是“凝聚人心”,而是执行国会和总统指定的方针政策,所有大的提案、部队资金争取,军官都得去国会“汇报”“游说”,如果预算削减,军队只能逆来顺受。 美军从未培养过可以“指点江山”的军内巨头,将军们很难动员全军力量挑战文官制度,平时对士兵影响力也有限,很难凭个人魅力改变官兵大方向,这基本让美军的中高层官员变成执行者,只能不断用业绩和表现争取文官和社会支持,在群众中几乎没有威望可言。 这样制度下的美军总体上可以理解为高度职业化的职业集团,有点像历史上以“高待遇招兵养兵”的宋朝军队。 两者相似点在于,都通过较高的实际利益来增强军队凝聚力,平时不会做什么思想动员,高级军官没有持续积累群众威望的条件,军队完全靠待遇和福利维持忠诚,一旦这些激励不够,容易陷入士气下滑的困境。 美国社会本身政治多元,任何试图统一动员军队的尝试都很难长久,在他们的体系里,只要确保军队完全服从于政府,不掺杂个人和集团利益,就是最大的安全,这样的群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却有效避免了“军队干政”甚至“政变威胁”。 美军就是远离政治的工具集团,做事只认规矩只服文官,这种纯职业型军队也有自己的短板,面对国家危机或者社会重大分裂,靠待遇和责任感维系的军队出现瓦解苗头,再无底层政治认同加持,高级军官很难依靠自身影响力稳住人心,这是美军体制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难怪美军急着联合小弟到太平洋演习闹事,因为有一个让美军堪称绝望的消息正在蔓延:美
【16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