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6年,孟皇后被刘婕妤诬陷,被宋哲宗赵煦一怒之下废了皇后之位,被迫移居瑶华宫当了女道士。 瑶华宫的晨钟暮鼓里,孟氏褪去凤冠霞帔,换上青灰色道袍。昔日捧在手心的凤钗被收进木箱底层,铜镜里映出的脸渐渐没了往日的丰润,却多了几分沉静。宫里的人都在说,这位废后怕是要在这冷清道观里熬白头了,谁也没料到,命运的罗盘早已悄悄转动。 事情的起因说起来荒唐。那年冬至,后宫妃嫔按例到隆祐宫朝见太后。孟皇后坐着朱红轿子先到,刘婕妤却故意迟到,还命人把轿子抬到与皇后并列的位置。宫女们见了都慌了神,想上前纠正,孟皇后只是淡淡摆手,说:“都是姐妹,不必计较这些。”可刘婕妤偏不领情,转身就向哲宗哭诉,说皇后故意羞辱她。 真正的导火索藏在一场祈福仪式里。孟皇后的女儿福庆公主生病,久治不愈,皇后的姐姐心急之下,带了道家符水入宫。宋代宫廷忌讳巫蛊,孟皇后赶紧把符水藏起来,还主动向哲宗请罪。哲宗本已原谅,刘婕妤却在一旁煽风点火,说这符水恐有蹊跷。没过多久,她又买通皇后身边的宫女,诬陷孟皇后暗地里用巫蛊之术诅咒自己。 哲宗本就对孟皇后没多少情意。这位皇后是高太后为他选的,性子端庄却不够活泼,比起能歌善舞的刘婕妤,确实少了几分情趣。被枕边风一吹,他当即下令严查。负责审讯的官员揣着明白装糊涂,对皇后身边的侍从动了酷刑,屈打成招的供词像雪片一样送到哲宗案头。孟皇后跪在殿外辩解,哲宗却连面都不肯见,一道圣旨就断了她的后位。 在瑶华宫的日子,孟氏反而活得通透了。她每日抄写经文,打理庭院里的花草,听着宫外的风雨声,渐渐看清了皇家情爱里的凉薄。1100年哲宗驾崩,宋徽宗即位,曾把她接回宫中复位。可宫廷里的漩涡从来不会停歇,仅仅两年后,因为朝堂上的党争,她再次被废,重回瑶华宫。这一次,她在道观里住了整整二十五年。 谁也想不到,靖康之变会成为她命运的转折点。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徽钦二帝和几乎所有皇室宗亲都被掳走,皇宫里的皇子公主死伤无数。孟氏因为早已是废后,被金人忽略,成了少数留在汴京的皇室成员。 消息传到江南,大臣们正愁没有正统的皇室成员主持大局。有人想起了瑶华宫的孟氏,赶紧派人把她接出来。已经五十多岁的孟氏,临危受命,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派人寻访流落民间的皇子赵构,最终扶持他在应天府登基,建立了南宋。 站在朝堂上,孟氏看着阶下跪拜的群臣,想起瑶华宫的青灯古佛,忽然觉得那些年的苦难都有了意义。她没有垂帘听政的野心,只是尽心尽力辅佐赵构站稳脚跟,等到政局稳定,便主动撤帘归政。 后世说起这位两废两立的皇后,总爱感叹她的传奇。可细想起来,她的每一次起起落落,都藏着宋代宫廷的荒诞。哲宗因宠信美人废后,徽宗因党争再废后,最后却偏偏是这位被皇室抛弃的女子,成了延续赵宋江山的关键。这到底是命运的玩笑,还是历史对那些短视帝王的无声嘲讽? 信息来源:《宋史·后妃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
来看看皇帝的一天是怎么过的?寅时正刻,紫禁城乌漆麻黑,58岁的乾隆被太监从被窝
【5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