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芯片断供更可怕!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公开指出:“美国的芯片专家基本上都是华人”;59岁邱震海教授也曾说:“中国是在14亿人中选人才,老美是在70多亿人中选人才……” 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特别是在数理化这些基础学科上的积累非常深厚,从上世纪开始,很多成绩拔尖的学生被送到国外深造。 他们在国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里一路读到博士、进实验室、加入企业,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刻苦的态度,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科研骨干甚至技术带头人。 邱震海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中国是在十四亿人中选人才,而美国是在全球七十多亿人中选,这种说法虽然简单,但点出了问题的本质,中国有巨大的人口优势,但美国靠的是开放。 全世界的人才都可以申请到美国的高校、研究所,美国用制度和环境,把这些人才吸引了过去,再用创新体系把他们变成科技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不得不承认,这种模式确实非常有效,正是依靠这种全球吸才的能力,美国在技术上长期占据了领先位置。 这也是为什么芯片断供事件之后,大家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一个问题:比芯片被断更可怕的,是核心技术背后的“人”也在别人手里。技术不是凭空出现的,是靠一代代科研人员、工程师,一点一点堆出来的。 如果我们的人才培养跟不上,对外依赖就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产品上,还体现在技术人才上,再高端的实验设备,也得有人来操作;再前沿的理论,也得有人来实践。 中国并不是没有优秀人才,很多在海外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本科阶段都是在国内完成的,甚至不少是在中国的大学里已经参与科研项目,他们的能力和潜力毋庸置疑。 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为他们提供了足够多的成长土壤和发展平台?是不是在关键时刻能让他们安心留下来,把才华用在国家的关键技术上?这才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人才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话题,而是一个科技战略话题,如何让我们的科研人员愿意留下来,愿意投入艰苦但有意义的基础研究,是接下来必须解答的问题,与此同时也要打破一部分人对“出国才有发展”的固有印象。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自己培养的顶尖人才愿意参与,也需要海归人才愿意回来共同建设。这两者缺一不可。 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让人才愿意扎根、愿意拼搏的环境,哪怕芯片再被断一次,我们也不会惊慌,真正强大的国家,靠的不是对别人的依赖,而是自己能从头把核心技术做出来,哪怕是从最基础的研究一步步走上去。 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别人松手,而是学会在别人握紧拳头的时候,用自己的双手打出一条路。 信息来源:中国基金报(国产芯片设备巨头中微公司董事长尹志尧 放弃美国籍,恢复中国国籍)
比芯片断供更可怕!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公开指出:“美国的芯片专家基本上都是华人”;
治愈系萌主
2025-07-19 22:16: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