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话,中美俄要联合起来收割印度了! 现在国际形势确实有点意思,中美俄这三个大国,平时在国际舞台上你争我夺、互不相让,但仔细琢磨琢磨,它们仨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好像还真挺稳当。就拿印度来说,最近这几年可没少在大国博弈里 “挨打”。 先说经济方面,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 年中国对印度出口 1204.81 亿美元,自印度进口 179.97 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 1024.84 亿美元。印度想搞 “中国制造替代计划”,可中国企业直接把生产线挪到越南、泰国这些地方,绕个道儿继续卖给印度,光伏组件、新能源设备这些产品的价格愣是比印度本土造的还低 15% 到 20%。这就好比印度辛辛苦苦建了一道墙,中国企业直接从底下挖了个洞,照样把货卖进去。 美国那边也没闲着。印度最引以为傲的 IT 外包产业,每年能挣上百亿美元,可美国用签证审查当借口,明摆着就是想把这块蛋糕切走。印度的科技公司想在美国发展,处处受限制,好多项目都得看美国脸色。 俄罗斯呢,卖给印度的 S - 400 系统,升级个模块直接加价 30%,简直就是看准了印度急需,不宰白不宰。印度想反抗,跟俄罗斯搞本币结算,可国际贸易里美元结算还是占了快六成,这个体系不是那么好破的。 军事方面,印度一直是俄罗斯武器的主要进口国,可这几年印度开始转向西方。2023 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武器份额从 2009 年的 76% 下降到 36%,转而购买法国的 “阵风” 战斗机、美国的 MQ - 9B 无人机。俄罗斯着急了,赶紧向印度提供苏 - 57E 第五代战斗机和苏 - 35M 战斗机,还承诺提供核心代码,支持印度国产化。可美国也没闲着,特朗普政府批准向印度出口 F - 35 隐形战斗机,虽然产能有限,但就是要跟俄罗斯抢市场。 政治上,印度想在中美俄之间玩平衡,可两边都不讨好。2025 年 5 月,印巴在天上干了一架,印度一架 “阵风” 战斗机被巴基斯坦打下来,印度把锅甩给 “中巴土战略协作”,结果被人发现自家军队的不少装备里都有中国零部件。这事儿闹得挺尴尬,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都公开点出来,说西方的 “印太战略” 就是想让别人当炮灰,不希望看到中印起冲突。 印度在国际上的信誉也在下降。之前在上合组织开会讨论巴以冲突,印度选择不表态,一下就把自己的信誉分降下去了,后来防长又急匆匆地跑去中国访问搞危机公关,这种前后矛盾的操作,让外人看着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更要命的是,金砖国家扩员了,阿根廷、埃及这些国家都进来了,印度想当 “全球南方” 老大的心思,一下就被稀释了。而俄罗斯正跟中国一起建黑瞎子岛经济特区,2025 年对俄出口猛增 300%,地缘经济的中心在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金融上,印度想绕开美元,跟俄罗斯搞本币结算,跟阿联酋合作,可金砖国家内部喊了半天,中美都没怎么接茬。印度的外汇储备里人民币才占 4%,关键短板太明显。 半导体产业上,印度雄心勃勃地想实现自给自足,计划 2025 年推出首款本土制造的 28nm 芯片,可面临技术瓶颈和外资撤离的问题。台积电拒绝在印度建厂,阿达尼集团和以色列 Tower 半导体的百亿美元项目也突然停止。麦肯锡的报告称,印度必须将政府激励与国际合作结合,才能减少 100 亿至 200 亿美元的芯片进口依赖。 中印边境问题也一直是个火药桶。2025 年,印度在藏南地区新建军事哨所,启动大规模军演,中方则通过发布 “藏南地区标准化命名” 文件、推进川藏铁路等基建项目反制。印度的后勤保障跟不上,边境部署的兵力再多,也难以改变力量对比。 总的来说,中美俄虽然没有公开结盟,但在不同领域形成了一种看不见的默契。俄罗斯捏着能源和军火,美国卡着技术脖子,中国掌控着产业链,这种不用签协议的协同,比公开结盟的压力还大。印度所谓的 “战略自主”,其实是把自己架在了火上烤,往前冲一步可能就是全面压制,往后退一步就得割让核心利益。 不过,印度也不是完全被动。它利用大国之间的竞争,在采购武器时同时与俄罗斯和美国合作,以获得更好的条件。在能源方面,印度低价购入俄油加工后溢价转售欧洲,从中赚取差价。在金融上,印度推动本币结算,虽然规模有限,但也在慢慢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但不管怎么说,印度要想在中美俄的夹缝中生存,还得先把自己的家底夯实。半导体自给率不到 19%,外汇储备结构不合理,这些关键短板不补上,任何外交上的表演最终都会被现实戳穿。国际政治从来都是实力说话,印度要想真正成为 “多极世界” 中的一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出意外的话,中美俄要联合起来收割印度了! 现在国际形势确实有点意思,中美俄这
兰亭说事
2025-07-20 12:30: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