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劝诫中国人,说什么不用担心俄倒下后,他们会群殴中国,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反过来问,大俄可以倒下,为什么乌克兰就不能倒下?难道西方是担心俄占领整个欧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有些看似早该消散的旧制度、旧联盟,却不但没有解体,反而愈加壮大,北约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这个原本为对抗华约和苏联设立的军事组织,苏联解体后非但没有完成历史使命而自我解散,反而在美西方的操控下迅速东扩,将势力一步步逼近俄罗斯边境。北约的本质,从“共同防御”的安全同盟,逐步异化为美国推进全球霸权的军事工具。 这种扩张性结构已经对全球安全秩序构成实质威胁,却依然被冠以“和平”“防御”之名,西方的双重标准,在这场地缘政治游戏中暴露无遗。 当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北约的战略意图上。西方国家表面上高调支持乌克兰,声称维护领土完整、反抗侵略,实则在背后推动武器援助、舆论宣传和金融支持,把乌克兰推向了一场难以回头的战争泥潭。 美国更是在战争中大赚特赚,通过大量军火销售和能源输出,从战争的每一个裂缝中榨取利益。看似慷慨援助的西方,实际上是把乌克兰当作对抗俄罗斯的前线炮灰,一边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一边扶持冲突中的一方长期战斗,制造新的敌意与不信任。 西方一方面宣称不希望战争扩大,另一方面却不断推动乌克兰“不要谈判”、“不能停战”,制造一种“唯有斗争才能正义”的虚假正义感。乌克兰政府在这种压力和牵制下,即使有内部声音希望回归和平,也难以挣脱美国等国设置的政治框架。 这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一场舆论与意识形态操控下的博弈,而乌克兰的自主性,在大国博弈中早已被削弱至最低。对于乌克兰人民而言,这种持久战并不意味着胜利的希望,而更像是一场耗尽国家元气的长跑,在看不见终点的战线中持续消耗。 可讽刺的是,面对这场战争的长期化,一些西方国家却不断劝中国不要担心俄罗斯倒下后的局势,声称即使俄罗斯失势,也不会联合起来对付中国。 这种说法看似安抚,实则透露出更深层的恐惧:他们担心的,不是中国对俄罗斯倒下的反应,而是中国可能在俄乌战争分散西方注意力时悄然崛起。 如果说乌克兰是北约阻止俄罗斯复兴的挡箭牌,那么西方现在对中国的警惕,更像是防备“另一个全球竞争者”的觉醒。 他们试图在亚洲通过强化联盟、强化美日美韩关系、频繁军演、介入台海事务等手段,预先设置围堵网。所谓的“自由航行”也不过是掩盖航母扩张和海上控制权图谋的幌子。 回顾冷战结束以来的三十年,北约从未停止扩张脚步,从波罗的海三国、东欧到如今的北欧国家,欧洲几乎已被纳入其势力范围。 俄乌战争更让北约借机巩固内部联系、重申“共同威胁”的叙事框架,继续拉拢成员国。而这些新加入的国家,往往出于对俄罗斯的地缘安全担忧,不得不加入这个本已过时的军事机制。 然而,他们内心是否真正相信北约能够保护自己,抑或只是被裹挟在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角力场?如果有一天乌克兰战败,而俄罗斯重整旗鼓,这些小国会不会在恐惧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站位? 这正是美国真正担心的地方。一旦乌克兰失守,北约的“不可战胜”神话会被打破,欧洲内部的不信任和战略分歧将浮出水面。 届时,一些成员国可能开始怀疑北约的意义,甚至重新考虑是否要继续被美国战略牵引。这不仅是欧洲安全体系的动摇,更是美国主导全球秩序基础的瓦解。北约变成散沙,美国的全球部署将面临全线收缩。 因此,美国才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乌克兰,不是出于对乌克兰命运的同情,而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全球领导地位。 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的走向以及西方的表现,早已让人看得一清二楚。所谓“不会群殴中国”的承诺,只是权宜之计。 历史早就证明,西方只要感到某一国家对其主导地位构成挑战,便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打压手段。从贸易战、科技封锁到舆论抹黑,再到地缘挑衅,中国在过去十年已经深刻体会到西方“和平”话语背后的真实面孔。 而现在,他们口口声声不希望中俄联手,实质是害怕中国趁战争之机整合资源,谋求更大地缘空间。一旦中俄形成稳定战略协作,再联合伊朗等“非西方”力量,组建面向非洲、拉美、东南亚的多边合作机制,那么西方的主导地位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因如此,中国并不急于表态,不盲目卷入战争,而是选择审慎观察,低调发展。 中国深知,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冲动与站队只会消耗自身,而理性与耐心才能换来战略主动。 在别人打仗的时候发展自己,在别人四分五裂的时候扩大朋友圈,这才是中国真正的布局方式。
西方人劝诫中国人,说什么不用担心俄倒下后,他们会群殴中国,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反
幽梦化蝶飞
2025-07-21 11:33:52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