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时,很多美军士兵在战场上没有老婆陪着,于是就找了越南当地的女子陪伴。结果

芸霄记史 2025-07-21 17:34:07

越南战争时,很多美军士兵在战场上没有老婆陪着,于是就找了越南当地的女子陪伴。结果20年后,美军回美国了,谁知他们压根儿没想把这些越南女子和他们生的混血孩子带回美国,那这些混血孩子后来如何了?   这些孩子的命运,从美军撤离的那一刻起,就彻底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当最后一班直升机准备起飞时,许多越南母亲带着她们的孩子挤在人群里,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在那份决定未来的名单上。   曾经在闷热的西贡夜晚许下的承诺,最终都消散在了直升机巨大的轰鸣声中。   一张后来广为流传的照片“西贡铁拳”,成了这场背叛最直接的画面。   照片里,一个美国官员正挥起拳头,猛击一个拼命想要爬上飞机的越南男子的脸,把他最后的希望也给打碎了。   这一拳背后,是当时美军撤离时一条冰冷的准则——“美国人优先”。   这场代号为“常风行动”的大撤退,最终只带走了不到十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美国公民和少数与美方关系紧密的南越上层人物。   这意味着,那些曾经为美军提供过翻译、情报、后勤服务的越南人,绝大多数都被当作了弃子。   而那些被抛下的混血孩子,从一出生就被贴上了“美帝国主义的种子”这种标签。   他们的母亲,很多来自于战争催生的“红灯区经济链”,她们与美国士兵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一场交易。   在战争时期,她们中的许多人并非自愿,有的是被贫困的家庭卖到城里,有的是被代理人从乡下招募来的。   美军士兵可以按天、按周,甚至是按月来“租赁”一个临时妻子,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承诺可言。   当战争结束,美军一走了之,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和无数没有身份的单身母亲。   这些混血孩子因为长着蓝眼睛、卷头发和不同的肤色,在战后的越南社会里受尽了歧视。   在街头巷尾,他们被一些人充满敌意地称为“恶魔之瞳”,被看作是侵略者留下的活证据。   很多越南家庭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和这些混血儿一起玩,学校也常常把他们拒之门外。   巨大的社会压力,也同样压垮了他们的母亲。   许多女人无法独自承受周围人的指指点点和公开的羞辱,在沉重的压力下,一些人选择了抛弃自己的孩子。   有的把孩子送给乡下的亲戚抚养,有的则干脆将他们遗弃在寺庙门口,从此不再相认。   还有些母亲为了生存只能选择改嫁,但在传统的越南家庭里,这些混血孩子往往被继父视为拖油瓶,动不动就遭到打骂和虐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称为“贝度”,也就是“生命尘埃”的混血儿逐渐长大,但寻找父亲成了他们许多人一生都无法释怀的心结。   事实上,越南的悲剧并非孤例,从二战后的日本,到朝鲜战争后的韩国,再到长期作为美军基地的菲律宾,美军在亚洲的驻扎,都留下了一个庞大的混血后代群体。   他们中的少数幸运儿,其母亲通过合法婚姻得以移居美国,但更多的人,则和越南的混血儿一样,在父亲转身离开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被抛弃的命运。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美亚混血儿归国法案》,似乎为他们提供了一条“回家”的路。   但现实远比法案的条文复杂,许多通过该法案来到美国的混血儿,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英语都不会说。   他们一落地就被安置在社区的廉租房里,从事着最底层的零工,只不过是从一个贫民窟换到了另一个贫民窟,阶层并未改变,歧视也未曾消失。    信源:环球网---【史海回眸】越战20年,美国给越南留下什么?

0 阅读:7072

评论列表

899  O_o o

899 O_o o

35
2025-07-22 11:27

黑人在中国苟且后的下一代,也有着同样的焦虑。

用户10xxx05

用户10xxx05

34
2025-07-22 09:22

这就是一个国家没有自己强大武力的悲哀。所以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感恩我们的祖国、感谢我们的人民子弟兵👍

守护

守护

5
2025-07-22 20:36

越南人种改良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