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风向大变!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多家西方媒体都开始指责泽连斯基撒谎。  

一叶知大事 2025-07-22 15:06:27

一夜之间,风向大变!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多家西方媒体都开始指责泽连斯基撒谎。   最近一段时间,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多家西方媒体的报道风向突然变了,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味唱赞歌,反而纷纷将矛头指向他,指责他在一些事情上撒了谎。   最先发难的是法国《世界报》。   这家媒体通过卫星图像和当地的建筑许可文件发现,乌克兰境内的军人公墓数量比之前几乎翻了一倍,光是基辅控制区就紧急开发了10万平方米土地来扩建墓地。   在利沃夫市的公墓,情况更是荒诞,当地政府为了给新阵亡的士兵腾地方,竟然开始拆除二战时期的旧坟,甚至把一战时期士兵的遗骸都挖了出来。   有参与施工的工人说,仅6月下旬,就有超过200具裹着乌克兰国旗的棺木被下葬,新坟一直排到了树林边上。   这一切,都和泽连斯基对外宣称的乌军阵亡4.6万人的数据对不上。   《世界报》直言,这样的官方数字简直是在侮辱公众的智商。   其实,泽连斯基在伤亡数据上的说法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2024年2月,他说乌军死亡3.1万人;到了12月,就变成了4.3万;而到了2025年4月,这个数字又飙升到10万。   这种阶梯式增长的数据,很难不让人怀疑其中有猫腻。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美国官员就估算乌军死亡人数接近7万,开源情报网站UALossesProject统计的讣告数量也超过了7.2万,这些数字都和泽连斯基公布的大相径庭。   很难让人相信,这种数据上的巨大差异只是单纯的统计失误,泽连斯基政府显然在刻意隐瞒乌军真实的伤亡情况。   面对这些质疑,泽连斯基似乎想通过一些动作来转移注意力。   7月19日,他突然宣布改组内阁,任命亲信斯维里坚科为新总理,把前总理什梅加尔调到了国防部当部长。   英国媒体分析说,这根本不是什么改革,更像是一场权力洗牌,目的就是把关键部门的控制权牢牢抓在自己人手里。   同一天,他还表示愿意向俄罗斯发出谈判提议,说下周就可以开启对话。   但就在两天前,他还在议会强硬地说要战斗到最后一寸土地。   这种前后不一的表态,怎么看都像是缓兵之计。   泽连斯基的这些做法,显然没有得到西方的认可。   英国《旁观者》杂志通过分析乌克兰国防部的采购记录和医院的收治数据发现,自2025年春季反攻以来,乌军每天的伤亡人数平均超过1200人,仅6月一个月,阵亡人数就可能突破3万。   这样的数据,和泽连斯基说的4.6万全年阵亡人数比起来,实在是差距太大。   更麻烦的是,美国那边的态度也变了。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爆料说,特朗普政府对泽连斯基已经失去了耐心,觉得他既赢不了战争,又不愿意接受停火条件,正在秘密策划用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取代他。   不光是政府,美国的资本也开始撤了,资本巨头贝莱德已经关闭了“乌克兰重建基金会”,理由是看不到冲突结束的希望。   这明摆着是对乌克兰局势失去信心了。   泽连斯基的这些操作,在国内也引发了不小的不满。   他之前在议会上说,只有战争彻底结束,乌军才能复原,不会按照以往政策和合同让已经结束兵役的士兵回家。   这话让很多乌军士兵和他们的家属非常生气。   毕竟,长时间的战争已经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这样的表态无疑是火上浇油。   西方对泽连斯基的不信任还体现在援助上。   欧盟的一些官员已经放话,如果泽连斯基政府公布的伤亡数据不实,可能会影响下一轮军事援助的审批。   要知道,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一直很依赖西方的援助,尤其是军事援助,这几乎是他们维持战争的关键。   一旦援助缩水,乌克兰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现在的泽连斯基,处境确实不太妙。   战场上,俄军在东部战线持续施压,乌军的反攻陷入停滞,弹药库存也只够维持几周。   国内民众不满情绪高涨,西方的支持又在不断减弱。   他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总统宝座,恐怕还要看接下来能不能在战场上取得些实质性的进展,同时平息国内民众的愤怒。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毕竟,信任这东西一旦没了,想再找回来,难上加难。   而这一切的根源,很大程度上都和那些被刻意隐瞒的伤亡数据脱不了干系,这样的做法,显然难以服众。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0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