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比油车更需要轻量化吗
电车比油车更需要轻量化吗?
我看了和的观点,都说的有道理,但我个人更认同的观点,我认为电车如今并不比油车更需要轻量化。
大家可能很疑惑,明明电车这么重,为何现在轻量化优先级不高了?
从理论而言,轻量化是永恒的需求,毕竟谁都想一辆车十全十美,但如今在车企产品定义中,轻量化的重要性已逐渐退居次要位置。
我给大家看几个案例:
小鹏P7 4888*1996*1450mm,轴距2998mm,86.2度电,1980kg,
小鹏P7+ 5056*1937*1512mm,轴距3000mm,74.9度电,2084kg,
P7+长度增加3.4%,重量增加5.3%,而且电池缩小11.3度电,可以说轻量化领域进展为0。
特斯拉Model Y 2021款长续航 4750*1921*1624mm,轴距2890mm,78.4度电,1997kg,
特斯拉Model Y 2025款长续航 4797*1921*1624mm,轴距2890mm,78.4度电,1992kg,
Model Y 5年了,轻量化领域进展也为0。
为何车企不追求轻量化了?甚至在宣传都很少提及轻量化了呢?我认为主要理由有四点。
1轻量化曾是电车“里程焦虑”根源,但技术飞跃已化解这场焦虑
早些年,由于电池技术尚不成熟,电车的续航短、重量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因此,轻量化成了提升续航的“救命稻草”。为了多跑几十公里,厂商不得不在结构、材料上下狠功夫,以减轻整车重量。然而,今天我们看到,随着电池密度的大幅提升和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效率的不断优化,续航里程早已突破600公里甚至800公里大关。此时,再一味追求极致轻量化,带来的收益已经边际递减。轻量化降低20kg的难度远远高于续航提升20km。
2电车性能强劲,对轻量化的依赖度大大降低
与内燃机相比,电驱系统拥有天生的高效率与高扭矩输出特性,使得即便整车稍重,电车依然能够拥有强劲的加速性能和优秀的驾驶体验。反观油车,如果不轻量化,加速、油耗与操控性能都会大打折扣。举例来说,很多热门纯电车型如小鹏G9、蔚来ES8、特斯拉Model X,车重普遍超过2.3吨,但它们百公里加速时间却比许多油车更优秀,这充分说明了电驱系统对整备质量的“容忍度”更高。
3用车成本低,使轻量化的经济意义被削弱
油车轻量化的一个重要动因,是降低油耗、节省燃油成本。而电车本身的用电成本就远低于加油成本,即便重量稍高,每公里多耗电几分钱,对用户而言影响甚微,不构成决定因素。此外,电车还有能量回收系统,部分“刹车”能转化为“充电”,重量越大,制动回收的能量也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重量增加而带来的能耗提升,使轻量化的必要性进一步降低。
4现代消费者根本不在意轻量化,更关注的是安全性、空间与智能化
当前消费者选购电车的核心考量早已转向续航、安全、空间、智能驾驶等维度,车企在结构设计时,也更多地倾向于稳固的车身结构、更多传感器布置、更大的乘员舱空间,而不是一味削减材料来减重。事实上,一些轻量化材料如超高强度钢、铝合金、碳纤维虽能减重,却会提升制造成本、维修难度,甚至影响安全性能,因此轻量化并不总是正向优化。
回到话题,我和车企产品经理沟通时,和车主沟通时,明显发现已经很少有人还关注轻量化了,对于车重2吨也好,2.5吨也好根本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