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宣称:美国卖给中国的芯片都是"第四流"的货色,还得意洋洋地表示:我们

非常盘点中 2025-07-23 20:34:12

美国商务部长宣称:美国卖给中国的芯片都是"第四流"的货色,还得意洋洋地表示:我们不会给中国最好的芯片,连第二好、第三好的都不会给,这话说得,简直是把"既要赚你钱还要防着你"写在脸上了。 过去几十年,美国企业像英特尔、英伟达确实领跑全球芯片产业。2024 年数据显示,美国半导体企业占据全球 50.7% 的市场份额,研发投入高达 700 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同期投入的三倍。 这种优势让美国形成路径依赖,认为中国离不开其技术生态。 就像英伟达特供中国的 H20 芯片,虽然基于 “Hopper” 架构,但核心算力被削减 40%,内部连接带宽降低 30%,性能远逊于美国本土的 H100 和 H200。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直言,这种 “降配版” 芯片就是要让中国开发者 “上瘾”,持续依赖其技术体系。 紧接着是供应链控制的战略布局,美国深知,单纯限制出口无法完全遏制中国,于是从产业链上游下手。 一方面,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向台积电、三星等企业提供补贴,要求其在美国建厂并共享技术数据。 另一方面,施压荷兰 ASML 停止向中国出口 EUV 光刻机,甚至连 DUV 设备的出口许可证都要亲自审核。 美国掌控着 EDA 设计软件、光刻胶等核心环节,全球 70% 的 EDA 市场由美国企业垄断,而高端光刻胶 90% 依赖进口。 这种全链条封锁,让中国即便能设计出先进芯片,也可能卡在制造环节。 中国在成熟制程领域已形成规模优势,2025 年全球新增晶圆厂产能中,中国占比超过 30%,55-28 纳米芯片自给率从 2020 年的 15% 提升至 45%。这种 “农村包围城市” 的策略,正在动摇美国的供应链控制。 美国为了构建 “芯片联盟”,美国不仅在东亚拉拢日本、韩国,还试图在中东复制 “技术包围圈”。 特朗普政府计划向阿联酋出口 100 万块英伟达先进芯片,授权沙特采购 1.8 万枚顶级芯片,试图用技术红利换取地缘支持。 但这种策略收效甚微,沙特一边与美国签署芯片协议,一边与中国合作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阿联酋在采购英伟达芯片的同时,还引入中国光伏技术降低 AI 算力成本。 中东国家深知,在中美技术博弈中 “选边站” 可能得不偿失。 更讽刺的是,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加速了中国产业链的自主化。中微半导体的 5 纳米蚀刻机获得台积电认证,北方华创的退火设备用于台积电 16 纳米生产线,国产设备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5% 提升至 2025 年的 18%。 国内芯片不仅进入马来西亚国家级 AI 基础设施,还在东南亚市场打开局面,2025 年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长 200%。这种 “倒逼式创新”,让美国陷入 “越封锁越强大” 的困境。 或许美国商务部长的言论,暴露的正是其内心的焦虑。当中国在成熟制程领域站稳脚跟,当全球芯片供应链呈现 “中美欧三足鼎立” 之势,美国的技术霸权正在松动。 正如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所言:“限制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真的没办法反制?” 答案是否定的。中国掌握着全球 85% 的稀土精炼产能,拥有将稀土纯度提至 99.9999% 的核心技术,这张王牌足以撼动美国最先进的 3 纳米生产线。 这场芯片博弈的终局,或许不在实验室里,而在市场选择中。当中国的 28 纳米芯片性价比超过美国同类产品,当全球企业发现 “去美国化” 也能生存,美国的技术垄断终将成为历史。 正如中国商务部所言:“打压遏制没有出路,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考验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是对全球化趋势的判断力。你认为美国的芯片霸权还能维持多久?

0 阅读:179

评论列表

袁利锋

袁利锋

2
2025-07-23 21:18

中国加油!干老美她娘的。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