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一农妇干完农活累得直不起腰回家,看到24岁女儿只顾着直播,家里乱糟糟,忍不住唠叨了几句。谁知,女儿为了博取流量,一反常态,没关直播,反而把镜头对准自己,当着几百个在线观众的面,用极其难听的脏话,对着亲生母亲破口大骂,言语 恶 毒不堪。弹幕里网友拼命劝“那是你妈!”“快停手!”,她非但不听,骂得更凶了,还把母亲辛苦劳作贬得一文不值。 网友果断报警,警方发现这已经不是其第一次在直播中撒泼骂人博眼球了。就在两个月前,她刚因为类似行为被警察严厉警告,还白纸黑字写了保证书说绝不再犯。结果呢?为了流量,她转头就把亲妈当成了“流量密码”,把保证书抛到了九霄云外。警方也不惯着,拘留了7天。 据悉,7月14日傍晚,农妇李秀兰(化名)结束了一整天的田间劳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推开家门,映入眼帘的是女儿陈晓芸(化名)正对着手机屏幕直播,桌上还散落着未收拾的碗筷。 李秀兰忍不住唠叨了几句,责备女儿在家无所事事,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 这本是普通的家庭口角,却在网络空间引爆了一场风暴。 24岁的陈晓芸长期沉迷于网络直播,渴望获得关注与流量。面对母亲的责备,她没有像往常一样选择沉默或回房,而是在直播间里打开了摄像头,将矛头直指母亲。 在数百名在线观众的注视下,陈晓芸使用了极其粗俗的方言词汇,持续谩骂自己的亲生母亲,情绪激动,言语难听入耳。 直播弹幕上,不少观众震惊留言:“那是你妈啊!”“快别说了!”“太过分了!”。然而,网友的劝阻反而刺激了陈晓芸,她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宣泄着不满,声称母亲“管得太宽”、“思想落伍”、“活该一辈子种地”。 这场持续了数十分钟分钟的辱骂直播,在线观看人数峰值超过300人,相关录屏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发酵,引发了网友们愤怒。 当地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这并非陈晓芸的初次失范。为了博取眼球、刺激粉丝互动打赏,她曾多次在直播中使用方言公然辱 骂他人,将网络空间当作情绪宣泄的垃圾场。 就在今年5月14日,她已因类似低俗谩骂行为被公安机关当面批评教育,并亲笔写下保证书承诺不再犯。 此次面对民警,陈晓芸对其为了吸引流量,在直播中公然侮 辱、恶意诋毁他人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警方认为其“屡教不改”,影响恶劣,依法对她处以行政拘留7天。 有人说,这是源于家庭琐事的争吵,属于母女间的私人矛盾,而且母亲事后多半会谅解,内部解决即可,不应上升为治安案件。 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未考虑到陈晓芸对其母亲的辱骂行为是发生在几百人的网络直播间,亦属于公开场合,传播更快速、更广泛,影响更为恶劣。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公然侮 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上的侮辱,就是用各种方式比如脏话等,故意贬低别人的人格,让当事人丢脸、名声受损。 陈晓芸在直播里,对着镜头,用极其粗俗的方言词汇持续骂自己母亲,骂的话直指母亲的人格尊严,这毫无疑问就是在辱骂其母亲。 关键在于,这不仅是母女俩私下吵架,更是公开表演式的侮 辱。 陈晓芸当时是在做网络直播!直播间面向的是不特定的网民。虽然当时在线只有300多人,但这个数字远超法律上认定“多数人”的标准,通常几十人即可。 更重要的是,网络直播的特性决定了,骂人行为实时公开,谁都能点进来看,且评论及录屏功能让她的辱骂瞬间突破直播间限制,在更广范围传播发酵。 而且陈晓芸是为了博取流量,主动打开摄像头,把这场针对母亲的谩骂秀给几百个陌生人看,甚至面对网友劝阻还变本加厉。这主动选择公开的行为,彻底堵死了“私人家庭纠纷”的辩解空间。 所以,陈晓芸属于公开场合对他人侮 辱行为,构成治安违法。 有人说,警方对陈晓芸处拘留7天,罚的过重,违反了过罚相当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针对陈晓芸的行为,设置了两档处罚,一是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后者以情节较重为条件。 本案中,陈晓芸辱 骂对象是自己的至亲,在网络上直播,影响恶劣,而主观动机是为了博流量牟利,且在网友劝阻时,变本加厉,特别是屡教不改,其行为完全符合“情节较重”的认定标准。 因此,警方对陈晓芸在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幅度内,决定给予她7日行政拘留,完全合法、适当,且体现了过罚相当的原则。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湖北咸宁,一农妇干完农活累得直不起腰回家,看到24岁女儿只顾着直播,家里乱糟糟,
洋仔说法
2025-07-23 22:09:41
0
阅读: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