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三台小鹏 P7 系列,聊聊小鹏全新 P7:
小鹏新 P7 和过去 P7 都是来自于 E 平台,P7+ 则是来自 F 平台。虽然 P7+ 属于 P7 系列的衍生,但我觉得更好的理解,它们分表代表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 P7。
这种代际的划分,主要是对应了小鹏在三种时代对空间、造型和愿景不一样的思考。
1、第一代 P7 非常经典,就是简单纯粹的轿跑。
也是用户对小鹏最初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后面车型包括直至现在都有很好的打开。从市场反馈以及放眼整个新能源发展历史看,它是小鹏最为成功的车型,没有之一。
2、而 P7+ 称为第二代,是小鹏希望在造型和空间要有突破。
大家更大胆和有创新意识,甚至带有“批判”秩序的一种“理性主义”色彩,比如内部也尝试开发了很多造型,打算做升降车顶来突破传统汽车观念。
最后诞生了 P7+ 。小鹏在新平台上用第一代设计理念衍生出了一种变种的轿车,比如极短的 L113,从 B 柱到车尾可以看到给足了后排的空间,悬浮尾翼抬高了,做了掀背式后尾门,解决后排头部空间和后备箱小的问题。
这一次小鹏希望从造型和空间来获得市场的突破。
3、现在来到了最新一代新 P7 ,我觉得小鹏开始回归到“现实主义”。
新 P7 在第一代 P7 上做全面加长,虽然是同平台,但例如轴距,加长了10mm,同时更宽,姿态也更低。
这代 P7 明显感受就是棱角感更重,对比看从前脸的大灯、A 柱到车顶再到尾部,都是横竖分明,而且非常强化造型一致性。
重点变化是前脸,车灯和前脸格栅融为一体,一致性更高。和尾部也相呼应,所有光源就像嵌在一块平面上。放远看整车的造型语言,带有一种机甲风格,从前脸、侧面到尾部几个角度看都有自己的星际设计语言,不会出现哪个角度有造型割裂的点。
而这种类似 box 的设计,也把内部空间掏空实现最大化。比如高溜背,带来了一体式的尾门,也有了掀背。
比如虽然是长L113,但是前挡和 P7+ 类似往前藏,扩展了前排空间。最重要是溜背的最高点,因为车身加长后,往后移,这样比原有的 P7 有更多的后排空间。
这一代车型电池包厚度会有新的突破,纯电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座椅的布局,实现空间最大化。
在这一代 P7 上基本把小鹏造型的一致性、空间最大化和小鹏想表达的愿景都做到了。
它也带领着小鹏下一代车型的全新理念。回看 P7 依旧是引领小鹏造型最为重要的一款车型。
4、最后和大家补充目前三台 P7 车型的尺寸:
小鹏P7
• 长/宽/高:4880mm/1896mm/1450mm
• 轴距:2998mm
小鹏P7+
• 长/宽/高:5056mm/1937mm/1512mm
• 轴距:3000mm
小鹏新P7
• 长/宽/高:5017mm/1970mm/1427mm
• 轴距:3008mm
小鹏p7小鹏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