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加码新下一道“二级制裁”令,干涉中伊俄正常外交事务,美财长喊话话音刚落,中方抵伊,准备给美上一课。日前,美财长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说中美关税磋商进行得很顺利,现在美国并不急于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而是认为可以开始讨论“其他事情”了。贝森特那边话音刚落,中方就给美上了一课,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三方代表讨论了最近核问题谈判的状态和取消制裁问题。各方强调了本国政府极力推动密切磋商、协调立场和行动的意向,一致同意最近数周继续举行各层级三方会谈。 美国财长一句“不许中国买俄伊石油”的“建议”余音未散,中国外交代表的身影已从容踏入德黑兰。中俄伊三方会谈旋即展开,议题直指伊核问题与解除制裁——这无疑是对美方单边威胁最清晰有力的回应。美方试图以关税为武器,强行斩断中国与俄伊的正当能源合作,其“长臂管辖”的傲慢逻辑再次暴露无遗。然而历史的剧本早已反复上演:单边制裁的利刃,往往最先伤及挥舞者自身。 美国此次挥动“二级制裁”大棒,其核心恐惧在于石油美元根基的动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之一,若在俄罗斯折价石油与伊朗受困原油中持续扩大人民币结算比例,无疑将加速撼动石油美元结算体系的基石。美国财政部及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近年中俄、中伊能源交易中本币结算比例显著提升,这微小却持续的裂痕足以引发美元霸权维护者的深度焦虑。美方将正常国际能源贸易政治化,其根本动机正是对金融霸权护城河日渐削弱的恐慌。 面对美方步步紧逼,中国展现了成熟大国的战略定力与破局智慧。其一,坚守原则,划清界限。中方在与美方即将到来的贸易磋商中,明确将正常贸易与外交内政议题切割,反复申明反对“长臂管辖”的一贯立场,清晰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其二,主动出击,借力破局。中方代表果断深入德黑兰,与俄伊共商大计,巧妙利用伊核问题这一国际焦点撬动博弈杠杆。三方会谈聚焦“取消制裁”,正是将美国非法制裁置于国际道义审判台,借多边框架之力反制单边霸凌。其三,直击痛点,精准反制。中俄伊强化各层级协调,在能源贸易领域深化本币合作,是对石油美元体系最精准的回击。这系列组合拳绝非情绪宣泄,而是基于国家核心利益的冷静筹谋,更是对国际公平贸易秩序的有力维护。 这场围绕能源的博弈,其影响远超石油本身。它迫使国际社会深刻反思:美国滥用金融霸权与单边制裁工具,其维护体系稳定的成本是否已高昂到难以为继?中俄伊等新兴力量对多元国际结算体系的探索,是否正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稳定预期?更深层看,这是国际权力格局变迁中不可避免的摩擦——新兴力量对更公平、合理秩序的追求,与旧霸主对既得利益的顽固坚守猛烈碰撞。 中国之行与三方会谈的落地,清晰传递了一个信号:以胁迫与霸凌为内核的旧式外交逻辑,在今日多元世界已寸步难行。当制裁回旋镖最终击中挥棒者自身,美国是选择在霸权成本的重压下继续透支信用,还是愿意承认多极现实,探索真正互利共生的新型大国相处之道?历史早已提示答案,而现实正等待行动——真正的破局,或许才刚刚开始。世界格局的重塑,终究不会由单边制裁的刀锋刻写,而将由平等互利的合力铸就。
美媒对我们进行批评!7月24日,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媒称,过去十年,中国在中印
【2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