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酒歌小说黎敬忠 第五回:挖沟修路盖房子拯救葡萄补秧苗

杨森林文化 2025-07-24 12:09:35

贺兰山酒歌 小说 黎敬忠 第五回:挖沟修路盖房子 拯救葡萄补秧苗 “5· 20洪灾”,把园林场经济又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农作物绝产;沟渠路让洪水淤泥淤平;新上的酿酒葡萄糊在泥里;四队、六队居民点成了危房。根据自治区专家组的评估,场里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800多万元;职工个人财产损失达到1000多万元。政府象征性地补贴100 万元恢复生产。 园林场是白疆地淤灌土,盐碱重。灾后沟渠淤平,机耕道路毁坏,必须尽快疏通排水沟,修通机耕路。我和王耀忠一商量,用政府下拨的救灾款到城里考察了挖掘机,用75万元拉了回来,开始了沟渠路的疏通整修;又重新规划了居民点,招标开工了80栋职工居民房屋建设,每户补贴一万元;贷款30万元,发了当月退休人员的工资。场里工作人员工资暂停发放。 芦花台园林场1953年建场,是个老场。至1995年,就有200多名的退休职工。1995年盈利的35万元,仅仅够退休人员一个月的工资支出。本身就十分困难的财务,一场洪灾,本来亏损的经济又雪上加霜。 我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灾后重建工作。 “我吹下牛了。”王场长说,“竞选时我夸下海口,说一年持平、二年盈利、三年大发展。头一年亏了;去年盈利35万,希望就寄托在今年。可是因为洪灾,今年又亏大了”!老王很沮丧。 王耀忠是1993年社会公开招标竞争上岗的行政干部;我是1994年农科院经过区组织部委派的党务干部。园林场招标后第一年的亏损,对王耀忠压力特别大。第二年盈利的35万元,也还是入不敷出。今年的贺兰山洪灾,加上开发酿酒葡萄项目需要各方面的投资,亚历山大。王耀忠情绪低落。不过,我虽然是派来的干部,可我也是绑在了同一战车上。按王耀忠的话说,“你我是同一挂马车上的牲口,正在上山拉坡,翻了车就一起滚蛋”。 张小波说:“当今重要的是恢复酿酒葡萄的补苗。葡萄产业几年就见成效了。加上我们新开的8000亩荒地枸杞,园林场已经发展到了近10000亩“宁杞一号”枸杞了,逐渐也有了收入。两大产业在土地种植中的占比,领先全国各大农场,有的是赚钱的机会。”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李润淮说。这是他的口头禅。 “我同意大家的发言”,我说,“天灾不可逆,我们要树立信心。老李和小波抓枸杞生产;我和老王抓酿酒葡萄的灾后恢复工作;庄希民副厂长抓好逸夫小学的建设。” 园林场原来有子弟学校一座,六十年代建设。平房座落在场部居民点西侧。经过三十年的洗礼,学校已经破旧不堪。学生们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冬天背柴火,春天上房泥。窗户糊报纸,床板写课题。 场子穷困拼简陋,教育兴国靠精神。庄希民兼任校长,带领二十多名教师、二三百名学生,在简陋的学校里,硬生生地把子弟学校办成了名校。不乏有考上名牌大学的优秀生。记得有个考上清华的小子,家长请大家喝了一顿喜酒。由于园林场学校名声在外,周边的南梁农场、金山乡的生源一时间也挤了进来。 洪灾冲垮了本身简陋的好学校。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我和庄希民走自治区教育厅,争取到了邵逸夫助学资金60万元;场里又配套了60万元资金,在松柏掩映的场部门口建设“园林场逸夫学校”,由庄希民负责施工。经过一年的努力,建成一幢三层大楼。窗明几亮的学校,学生们书声朗朗,一派生机。优质的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后来都交到了银川市教育局统一管理。 会议后,我们组织一站职工,把淤泥里的酿酒葡萄一株株地从淤泥里刨了出来。缺苗的用原来剩下的葡萄苗补上,重新施肥、中耕。洪水冲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苗从淤泥里抖抖土冒出芽来,不长时间就生机勃勃,吐芽抽丝,酿酒葡萄地里成了希望的田野。 被淤泥填满的支渠、支沟用新买的韩国大宇挖掘机连天昼夜地倒班疏通。挖机还上西干渠,在防洪指挥部带领下补上了缺口,西干渠通水了。奋战一个多月,酿酒葡萄地排灌畅通了。 经过一年的打拼,酿酒葡萄产业恢复了生机。场里也恢复了正常生产。然而年终决算又亏损45万元。 一九九六年春。 石嘴山民族化工厂作了最后一次投资,预制了水泥葡萄杆子。春季葡萄苗出土以后,场子里管生产的张小波副场长组织职工栽葡萄杆,拉铁丝,葡萄苗上架。葡萄杆子是拉着线栽的,横平竖直,留机耕道。葡萄苗一上架,整齐美观,真是: 列队抽丝影婆沙,光斑略地现枝桠。 两年葡萄三年柳,婀娜多姿满园花。 石嘴山民族化工集团在石嘴山市举办宁夏“心连心”文艺演出,农科院和园林场受到邀请观看。我作为业余文艺爱好者,与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指挥高建堂在台上用板胡和二胡演奏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晚餐与牛群等老艺术家同乐。 我也困惑,酿酒葡萄园建设,已经度过了瓶颈期,在收获在望时民化却选择了退出。或许是他们的开发方针有了变化。他们的退出,使得我们酿酒葡萄的开发少了力量。

0 阅读:0
杨森林文化

杨森林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