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克里姆林宫一纸公文把汽油出口的大门“砰”地关上——从7月29日零点到8月31日,任何一滴汽油都不准离开俄罗斯国境。消息一出,欧洲早盘汽油裂解价差瞬间跳涨3%,交易员们直呼“像极了去年9月那次深夜突袭”。 幕后发生了什么?把时间倒回到3月,乌克兰无人机群接连扑向伏尔加格勒、梁赞和鄂木斯克的炼厂,最惨的一次直接把一座日炼20万桶的催化裂化装置炸成“漏勺”。西方制裁又卡死了关键零件,原本两周就能换好的涡轮机,现在遥遥无期。俄罗斯能源部内部文件显示,全国炼能开工率已经从年初的85%滑落到只剩63%,直接砍掉每日约30万桶汽油产量。夏天本就是驾车旺季,加上农民要柴油翻地、要汽油运粮,国内批发价像失控的野马拉都拉不住:AI-95汽油上周冲到每吨76 293卢布,折合962美元,刷新历史纪录。 为了按住价格,克里姆林宫6月先给汽油设了每吨7200元人民币的隐形天花板,结果黑市直接溢价30%成交。眼看限价令变成“涨价令”,政府索性掀桌子:全部不准卖国外,把每一升都留给加油站。这一招看似粗暴,实则无奈——俄罗斯日均汽油出口也就10万桶,占全球海运汽油贸易不到2%,断供对国际市场只是“蚊子叮”,对本国司机却是“生命线”。 柴油暂时逃过一劫,但市场赌的是“下一步就轮到它”。毕竟秋收季一到,拖拉机和卡车会把柴油罐喝个底朝天,而炼厂抢修进度表上写着“充满变数”四个字。眼下柴油批发价已经滑到每吨900美元以下,可一旦农田里机器轰鸣,价格随时可能翻身向上。 更微妙的剧本写在欧亚大陆的东端。中国地炼正开足马力,山东港口7月进口原油吞吐量同比暴增18%,俄油折价“管饱”。如果俄罗斯国内继续吃紧,远东管线多出来的那一截流量,很可能转身就填进中国成品油市场的缺口。对国内车主来说,去加油站或许可以少掏几块;对炼厂老板来说,这泼天的富贵接不接得住,就看库存和罐容够不够。 故事还没完。欧盟刚和美国签了三年750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克里姆林宫则在盘算把北极LNG和“西伯利亚力量2号”提前上马。能源牌桌上,筹码正在重新洗牌,谁输谁赢,评论区见真章。 信息来源: 中国能源报7月29日《俄罗斯全面禁止炼油厂出口汽油以确保国内供应》 新浪财经7月29日《俄罗斯全面禁止炼油厂出口汽油以确保国内供应》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29日《俄罗斯政府:8月31日前禁止石油公司对外出口汽油》
瑞士被怼得哑口无言,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幅减少了从瑞士买机床,瑞士出口掉了
【6评论】【4点赞】
奋斗
毛子发动侵略战争的下场,现在抱着金碗要饭
简单点 回复 07-30 16:38
对于买不起车,需要砍柴烧饭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战略评论
一会卢布,一会美元,一会人民币,读个文章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