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关税战又升级,全球像打地鼠一样挨个低头。5月7月两轮刀子架在脖子上,日本先跪——4月10日在白宫签的那份美日“迷你贸易协定”里,东京答应未来两年增购750亿美元美国能源与军火,把汽车关税降到15%,换来华盛顿把原定25%的整车税暂缓六个月;圈内人透露,谈判最后48小时,日方代表连喝三罐无糖可乐压住火气,自嘲“再扛下去,丰田的库存能把太平洋填满”。欧盟撑到7月27日也扛不住了,冯德莱恩和特朗普在玫瑰园握手的时候,脸色比香槟还苍白:欧洲承诺三年买2500亿美元美产液化天然气、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换来钢铁铝关税从50%降到15%,德国车企高管连夜在柏林开香槟,因为27.5%的轿车税也同步降到15%,但他们忘了特朗普随后补一句“药和芯片的新税单随时到”,《法兰克福汇报》直接吐槽:“这不是协议,是账单”。 真正让各国膝盖发软的是美国购物车。2024年美国居民掏出20.7万亿美元,光买商品就烧了8万亿,相当于把全球三成消费力装进口袋;平均每个美国人一年砸掉6.1万美元,是中国人的整整6倍。日本、欧洲、韩国全指着这3.4亿张嘴吃饭:丰田北美销量占全球28%,大众在美国一年卖45万辆,韩国三星手机四成利润靠美国运营商补贴。华尔街再配上一键下单的信用卡分期、TikTok洗脑式带货、好莱坞电影里的植入广告,美元、金融、文化三件套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做成了国家软实力。谁敢加税,美国消费者就敢换品牌,供应链一夜搬家,这才是特朗普敢把关税当推特表情的底牌。 可剧本在中国这儿卡壳。2018年到2024年,美国把平均关税从3.1%一路推到20%,中国出口商没降价,美国进口商也没找到替代,关税成本原封不动转嫁给美国超市货架,美联储测算美国家庭每年多掏1300美元。北京反手把大豆、飞机订单分到巴西、欧洲,对美贸易顺差在2024年反而又扩大了600亿美元。白宫想复制对日对欧的“痛苦阈值”算法,结果算到中国14亿人的内需市场:特斯拉上海工厂一分钟下线两辆车,其中七成卖回给中国车主;耐克在华年营收65亿美元,比整个拉美加起来还多。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层在中国,不是美国,这让特朗普的算盘第一次打空。 故事还没完。美国国内先响警报:CNN民调显示61%美国人反对继续加税,72%的年轻人担心物价再涨;穆迪把美国主权评级下调,36.2万亿国债压得十年期利率冲破4.5%,光利息就花掉8820亿美元,比五角大楼预算还高。华尔街开始悄悄撤掉“买买买”的横幅,美元三个月贬值4%,连带着3.3万亿进口账单愈发刺眼。关税这把刀,砍别人也割自己,只是特朗普还在推特发全大写的“WIN!”——到底是赢还是痛,评论区等你聊。 信息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05-07《美国单边关税措施充分暴露美式霸权的粗暴和虚伪》、观察者网2025-07-27《美欧贸易协议达成,“我们被特朗普精准榨出‘痛苦阈值’”》、求是网2025-04-12《滥用关税手段尽显美国霸道与虚伪》。
川普关税战又升级,全球像打地鼠一样挨个低头。5月7月两轮刀子架在脖子上,日本先跪
森森视野
2025-07-29 23:13:54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