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医院科室主任被医院集团边缘化,他带着整个专家团队集体跳槽》

医院科室主任被医院集团边缘化,他带着整个专家团队集体跳槽......1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7点到医院,准备主持科室晨会。

医院科室主任被医院集团边缘化,他带着整个专家团队集体跳槽

......

1

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7点到医院,准备主持科室晨会。

正准备走进科室,护士长老张匆匆跑过来。

「陈主任,人事部通知您马上去大会议室,说是全院中层干部紧急会议。」

我看了看表,才7点15分,这么早开会确实不寻常。

「知道是什么事吗?」

「不知道,但听说是新来的院长要讲话。」

新来的院长叫赵不远,是两个月前空降到我们医院的。

他是从MBA毕业的,之前还在外企做过高管。

他一来就提出什么"医疗服务产业化",要把医院当公司来管理。

我急忙赶到大会议室,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全院50多个中层干部都到了,包括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职能部门负责人。

大家表情都有些紧张,小声议论着什么。

赵不远坐在主席台上,西装笔挺,面无表情。

看到我进来,他点了点头,示意我坐下。

8点整,会议准时开始。

「各位同事,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是要讲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赵不远站起来,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

「我来医院两个月了,对各个科室进行了全面的数据分析。」

「现在要公布一份成本效益分析报告,希望大家认真听。」

他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一张密密麻麻的表格。

「这是各科室上半年的投入产出比数据。」

「大家可以看到,有些科室表现优秀,有些科室...」

他的目光朝我这边扫过来,停顿了一下。

「有些科室的表现令人担忧。」

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不太对劲。

「比如说心外科,投入产出比在全院排名倒数第一。」

「设备投入1200万,人员成本800万,但创收只有1800万。」

「而骨科同样的投入,创收达到了2800万。」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看着我。

我感觉脸有些发热,但还是保持着冷静。

「赵总,心外科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能简单用数字来衡量。」

「我们收治的很多都是危重病人,手术风险高,成本自然也高。」

「而且我们还承担着很多公益性质的免费手术。」

赵不远笑了笑,带着那种职业经理人惯有的笑容。

「陈主任,您说的我都理解。」

「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医院也要考虑成本控制。」

「我们不能永远靠情怀来维持运营。」

他翻到下一页PPT。

「而且我注意到,心外科的管理也存在问题。」

「人员结构老化,思维模式固化,缺乏现代管理理念。」

「陈主任,您是专家不假,但现在需要的是既懂医术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我心上。

我在仁济医院心外科干了25年,从住院医师一路做到科室主任。

25年啊,我亲眼看着这家医院从一个地方小医院发展成现在的三甲医院。

25年来,我第一次被人当众质疑专业能力。

台下50多个中层干部都在看着我,有些人眼中带着同情,有些人则面无表情。

我的老部下们坐在后排,个个敢怒不敢言。

护士长老张的眼圈都红了,副主任老刘紧握着拳头。

「所以,心外科必须进行改革。」

「具体的改革方案,我会另行通知。」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散会。」

人们陆续离开会议室,经过我身边时,有些人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都没说。

我坐在位子上没有动,等到会议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25年了,我从一个刚毕业的小医生,一步步做到科室主任。

经历过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抢救过多少个垂危的生命。

现在却被一个外行当众质疑,说我思维固化,缺乏现代管理理念。

我正准备离开,手机响了。

「小陈,我是刘教授。」

是中华医学会心外科分会的主任刘教授,我的老师辈。

「刚才听说你们医院开会的事了。」

「消息传得这么快啊,刘老师,您也听说了?」

「这个圈子就这么大,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快就传遍了。」

「小陈,下个月的全国心外科学术年会,你一定要来。」

「我准备安排你做一个主题发言,就讲讲基层医院心外科的发展现状。」

我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一个机会。

全国心外科学术年会,是我们这个专业最权威的平台。

如果能在那里发声,让更多同行了解我们面临的困境...

「好的刘老师,我一定参加。」

「嗯,好好准备。有些话,该说的时候就要说出来。」

挂了电话,我扫去了早会上的不快。

也许,这就是命运给我的一个机会。

一个为医疗专业主义发声的机会。

2

从会议室出来后,我直接回到办公室开始准备学术年会的发言稿。

这次发言太重要了,我要把基层医院面临的真实困境告诉全国的同行们。

我要为所有被误解的医务工作者发声。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在修改发言稿,想要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既要客观反映问题,又不能太过激进。

毕竟这是学术场合,不是情绪宣泄的地方。

那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埋头写稿子,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我。

护士长老张脸色苍白地冲了进来。

「陈主任,不好了!王教授突发心梗,正在急诊科!」

王教授?

我的心猛地一沉。

王教授是我的博士导师,今年75岁了,退休已经10年。

当年我刚进医院的时候,就是他手把手教我做手术的。

没有王教授,就没有今天的我。

我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匆忙赶到急诊科。

到了急诊科,我看到王教授躺在抢救床上,脸色蜡黄,呼吸急促。

「王老师!」

我冲到床边,握住他的手。

王教授看到我,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小陈...」

他的声音很微弱,显然病情很重。

急诊科主任小王走过来,脸色凝重。

「陈主任,王教授的情况很严重,需要立即进行介入手术。」

「那还等什么?马上安排手术!」

小王为难地看着我。

「陈主任,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

「王教授的医保额度今年已经用完了,这个手术费用大概需要30万。」

「按照医院新规定,超出医保额度的患者需要先交费才能手术。」

我愣住了。

新规定?什么时候有的新规定?

「小王,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先救人,费用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陈主任,我也想先救人,但是上面有规定,我也没办法。」

我看着躺在床上的王教授,心如刀绞。

当年是他教会了我什么叫医者仁心,现在我却眼睁睁看着他因为钱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救治。

「我去找赵总!」

我冲到行政楼,直接推开了院长办公室的门。

赵不远正在开视频会议,看到我冲进来,皱了皱眉。

「陈主任,您这样很不礼貌。」

「赵总,我的老师王教授现在急诊科等着抢救,您能不能特批一下,先手术后交费?」

「王教授?」

赵不远翻看了一下电脑。

「哦,我看到了,超出医保额度32万。」

「陈主任,您应该知道医院的新规定,这是为了控制坏账风险。」

「赵总,这是我的老师,是我们医院的老前辈,30年前就在这里工作了!」

我几乎是在哀求了。

「陈主任,我理解您的感情,但是制度就是制度,不能因为私人感情就破坏规矩。」

「您如果真的关心这位老先生,可以先垫付医疗费用。」

我看着赵不远冷漠的表情,心彻底凉了。

垫付30万?

我一个月的工资才8000块,哪来的30万?

我‘扑通’一下跪在了赵不远面前,大声哭喊:「求求您了,救救我的老师!他一辈子为这个医院奉献,现在只是需要一点帮助!」

赵不远站起来,绕过我走向门口。

「陈主任,请您冷静一点,这里是办公室,不是求情的地方。」

「如果您实在没有办法,建议联系其他医院,看看能不能转院。」

转院?

王教授现在这个状态,哪里经得起转院的折腾?

我无力地瘫坐在地上,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了。

最后,我们联系了市第一医院,他们同意接收王教授。

但是在转院的路上,王教授还是走了。

救护车刚开出医院大门,心电监护仪就显示成了一条直线。

那天晚上,我守在王教授的遗体旁边,一夜没睡。

脑海里不断回想着王教授生前的话:

「小陈,当医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技术吗?不,是良心。」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的初心——救死扶伤。」

可是现在,我连自己的老师都救不了。

三天后,王教授的追悼会在医院礼堂举行。

来了很多人,大部分是王教授的学生和同事。

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走上台,看着台下的人群。

「王教授是我的老师,也是我们大家的老师。」

「他一生都在践行医者仁心的理念,从来没有因为任何外在因素放弃过对病人的救治。」

「但是现在,我们的医疗体系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我看到台下坐着的赵不远,他的表情很不自然。

「我希望我们都能记住王教授的教导,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不要忘记我们的初心。」

「医生这个职业,不应该被金钱绑架。」

追悼会结束后,赵不远把我叫到一边。

「陈主任,我理解您失去老师的痛苦。」

「但是您刚才的发言有些不妥,容易被人误解。」

「希望您以后注意措辞,不要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

我看着他,没有说话。

3

王教授去世后,我更加坚定了要在学术年会上发声的决心。

我要让全国的同行知道,我们的医疗系统正在被过度商业化绑架。

我要为所有像王教授这样的老前辈讨个说法。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打了我个措手不及。

那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里修改发言稿,门突然被推开了。

李晓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某种我从未见过的表情。

李晓峰是我最得意的学生,今年35岁,跟了我8年。

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每一步都是我亲手带的。

我一直把他当儿子一样看待,他的业务能力在科室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陈主任,您在忙什么呢?」

他的语气有些不自然,平时他都是直接叫我老师的。

「我在准备下个月学术年会的发言稿,怎么了?」

「哦,没什么,就是想和您聊聊最近科室的一些变化。」

他在我对面坐下,但是一直没有正眼看我。

「晓峰,有什么话就直说,咱们师生之间不用客气。」

「老师,我觉得...我觉得您最近的态度有些...」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有些什么?」

「有些消极。」

我亲手带出来的学生居然指责起了我!

「陈主任,现在医院确实需要改革,新的管理模式确实有它的道理。」

「您总是站在对立面,这样对科室发展不好,对您个人也不好。」

我看着他,感觉眼前这个人很陌生。

「晓峰,你觉得王教授的事情我处理得不对?」

「老师,王教授的事情确实很遗憾,但是医院也有医院的难处。」

「如果每个人都搞特殊化,制度还有什么意义?」

我彻底愣住了。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李晓峰吗?

当年王教授手把手教他做第一例手术的时候,他可不是这样说的。

「晓峰,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陈主任,我知道您对我的期望很高,但是我也要为自己的前途考虑。」

「医院准备提拔一批年轻的中层干部,我不想因为站错队影响自己的发展。」

原来在他眼里,我是错的那一方。

我还想说什么,他已经站起来往外走了。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回头看了我一眼。

那个眼神有点愧疚,但更多的是决绝。

下午的时候,我去行政楼办点事情。

经过院长办公室的时候,看到门没关严,里面传出谈话声。

我下意识地停下脚步,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是李晓峰。

「赵总,陈主任最近的情绪确实很不稳定。」

「他在科室里经常发牢骚,说医院的新政策不人性化。」

「而且他还在准备什么学术年会的发言,我担心他会在公开场合说一些对医院不利的话。」

我感到无比的寒心。

李晓峰在向管理层打我的小报告。

我在走廊里站了很久,直到听到里面没有声音了,才匆忙离开。

走到电梯口的时候,李晓峰正好从院长办公室出来。

我们四目相对,气氛尴尬极了。

「老师...」

他想说什么,但是我已经进了电梯。

电梯门关闭的那一刻,我看到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说。

第二天上午,人事部通知我去开会。

会议室里坐着赵不远和几个部门负责人。

「陈主任,经过研究,医院决定对心外科进行结构调整。」

赵不远直接开门见山。

「什么调整?」

「为了提高科室运营效率,我们要进行人员优化配置。」

他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我。

「老刘调到胸外科担任副主任,老张调到ICU担任护士长。」

「小赵、小李他们分别调到其他相关科室。」

我看着文件上的名单,内心有种无名的怒火。

这些都是跟了我多年的老部下,现在要被强行拆散。

「赵总,这是为什么?」

「资源优化配置,避免人员冗余。」

「而且这样也有利于年轻医生的成长,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专业领域。」

这分明是借口。

真正的原因是要分化我的团队,削弱我的影响力罢了。

「陈主任,您作为科室主任,应该支持医院的决定。」

我看着文件上那些熟悉的名字,感觉自己苦心经营了20年的团队就这样被撕碎了。

那天下午,我把几个老同事叫到办公室。

老刘、老张、小赵、小李,还有几个跟了我多年的护士。

「大家都知道医院的决定了吧?」

大家都点头,表情都很沉重。

护士长老张眼圈红红的。

「陈主任,我舍不得离开心外科,舍不得离开大家。」

「但是我也知道,现在形势不由人。」

副主任老刘拍了拍桌子。

「这分明就是要整我们!」

「20年了,我们这个团队从无到有,救了多少病人?」

「现在说拆就拆,凭什么?」

「老刘,注意情绪。」

我制止了他的愤怒。

「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大家要以大局为重。」

「到了新的科室,也要好好工作,不要让人说闲话。」

老张哭了。

「陈主任,这辈子跟着您,我无怨无悔。」

「到哪里我都记得您教给我的那些道理。」

小赵也红了眼圈。

「陈主任,您是我见过最好的领导,也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的恩情。」

大家都哭了,包括我。

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吃了最后一顿饭。

20年的并肩作战,就这样被迫结束了。

更让我心寒的是,第二天我看到了一篇关于我的负面报道。

标题是《某心外科主任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不当言论引发争议》。

文章断章取义地引用了我去年在一个国际会议上批评国内医疗过度商业化的发言。

把我包装成了一个"崇洋媚外"、"贬低国内医疗水平"的负面典型。

我知道这是医院宣传科的手笔。

以前的宣传科主任小王一直很尊敬我,现在看来也是身不由己。

我的学术声誉开始受到质疑,有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攻击我。

同事们看我的眼神也变了,有些人开始刻意疏远我。

我彻底成了医院里的孤家寡人。

4

就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支持开始出现了。

首先是刘教授的电话。

「小陈,我看到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报道了。」

「简直是胡说八道!我参加过那次国际会议,你的发言非常精彩,完全没有问题。」

「你等着,我马上组织同行们为你澄清。」

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全国各地的心外科专家为我发声。

他们在各种学术平台上公开支持我,澄清了那些恶意歪曲的报道。

中华医学会心外科分会甚至发布了正式声明,肯定了我在学术界的贡献。

网络上的风向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那篇恶意报道的动机。

更让我感动的是,我救治过的患者们开始自发地为我发声。

那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秘书小李匆忙跑进来。

「陈主任,医院门口聚集了很多人!」

我赶紧跑到窗边往下看,心里一震。

医院门口站着200多人,有老人、有中年人,还有一些年轻的父母抱着孩子。

他们举着横幅,上面写着"还我们的救命恩人"、"陈主任是好医生"。

我认出了其中的一些面孔。

最前面的那个中年妇女,是5年前我救治过的一个企业家的妻子。

当时她得了严重的心脏病,被其他医院判了死刑,是我们团队用了15个小时的手术把她救回来的。

还有那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儿子出生时就有先天性心脏病,是我亲自主刀做的手术。

现在孩子已经5岁了,活泼健康。

他们冒着雨站在医院门口,就是为了支持我。

赵不远脸色铁青地站在行政楼的窗边。

他派保安去劝说那些患者离开,但是没有人愿意走。

「我们不走!陈主任是好医生,医院不能这样对待他!」

那个企业家老板娘大声喊着。

「没有陈主任,就没有我的今天!医院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患者们的呼声越来越高,引来了媒体的关注。

几家本地电视台和报纸的记者都赶到了现场。

这下医院的管理层坐不住了。

董事会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处理这次"公关危机"。

我听说会议上有董事质疑赵不远的管理方式。

董事长老先生本身就是医疗行业出身,对赵不远的激进改革一直有些担心。

这次患者集体抗议,让他更加确信问题的严重性。

就在我以为情况可能会好转的时候,更大的危机突然降临了。

那天下午,急诊科送来了一个8岁的小女孩。

孩子叫晓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情况非常危急。

她的父母是外来打工的,没有本地医保,也没有足够的钱支付手术费用。

按照医院的新规定,这种情况必须先交费后手术。

但是孩子的病情等不了,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孩子的父亲跪在我面前哭求。

「陈主任,求求您救救我的女儿!」

「我们真的没有钱,但是我们可以打工还债,一辈子都给您打工!」

我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晓静,她的小脸蜡黄,呼吸急促。

那么小的孩子,还没有来得及看看这个世界的美好,就要面临生死考验。

我做了一个决定。

「准备手术室,我们立即手术。」

「陈主任,费用的问题...」

值班医生提醒我。

「费用的事情我来负责,先救人再说。」

我知道这违反了医院的新规定,但是我管不了那么多了。

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有些原则是不能妥协的。

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

晓静的心脏畸形比较复杂,需要精细的修补。

我们团队全力以赴,终于成功完成了手术。

看着心电监护仪上正常的心跳曲线,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又一个小生命得救了。

可麻烦也随之而来了。

第二天上午,赵不远把我叫到办公室。

「陈主任,您昨天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医院的财务制度。」

「您擅自为无力支付费用的患者进行手术,给医院造成了经济损失。」

「这种行为必须得到严肃处理。」

「赵总,孩子的命救回来了,这不是最重要的吗?」

「陈主任,我理解您的善意,但是制度就是制度。」

「如果每个医生都像您这样随意破坏规定,医院还怎么正常运营?」

就在我们争论的时候,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几个保安冲了进来,还有一个我不认识的中年男子。

「陈主任,医院决定立即停止您的工作,您涉嫌违规操作,正在接受调查。」

那个中年男子掏出一份文件。

「这是医院监察部的处理决定,请您配合调查。」

我愣住了。

「什么调查?我救了一个孩子的命,有什么好调查的?」

「陈主任,您私自决定为患者进行免费手术,涉嫌违反医院财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