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种预感,智能手机的棋盘早就悄悄挪了位置。 今年六月,货柜里那层塑料膜还没拆完,海关数字已经把真相拍在桌上:美国卖掉的手机里,44% 从印度工厂漂来,越南占去30%,中国只剩25%。一年前,中国还握着六成份额,如今一口气缩到四分之一,落差比过山车还猛。苹果在四月就用六架全货机把150万部印度组装的iPhone 16 Pro 运去洛杉矶,货舱单上写着“咖喱味”,却没人敢笑。三星把越南的厂房扩了三轮,小米、OPPO 在印度的产线灯火通明,轮到珠三角的夜班工位熄灯,车间空旷得能听见回声。 幕后没有神秘按钮,只有一张张算盘。美国政府新一轮关税清单悬而未落,苹果提前把风险写进供应链计划:印度产线优先供给美国,2026 财年要全面接棒。库克在财报会上说得直白,“我们要让关税找不到靶子”。代工厂也怕赌输,富士康、纬创、比亚迪电子把模具打包上船,沿着马六甲一路向西。越南的北宁、北江两省一年新增厂房面积相当于再造半个深圳,地价被抢高四成;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工人宿舍昼夜施工,吊车比椰子树还多。可别以为只是手机在搬家,镜头模组、FPC、声学器件,整条链像多米诺骨牌,一倒就是一串。 真正扎心的,是良率那道裂缝。供应链老人透露,印度新线良率比中国低约一成,返工区堆成小山,加班工时比深圳还多,可订单仍源源不绝。原因简单:关税若落地,低良率造成的损失依旧小于高关税。于是老板们宁可让工人多返几次工,也不愿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算盘珠子噼啪响,中国工厂的加班费、社保、厂房租金瞬间失去魔法。一位深圳工厂主管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空转的生产线照片,配文只有三个字:“散了吧”。 棋局还没完。苹果2025 财年要在印度把iPhone Pro 系列产能翻一倍,三星把越南基地继续往高端机倾斜,留给中国的大单只剩极精密、极急件的“救火单”。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国三大品牌已占去九成市场,留给中国中小品牌的缝隙越来越窄。有人在东莞的出租屋里刷着新闻,默默把招聘网站滑到物流、外卖那一栏——生产线空了,生活还得继续。 有人问我,中国制造业会被踢出局吗?数据不说谎,却也别急着唱衰。苹果仍离不开中国的高端Pro 系列量产,越南、印度的设备、工程师、原材料仍大量来自中国,只是利润最肥的那段被切走了。真正该紧张的,是低附加值工位一夜蒸发的速度,比所有人预想的都快。棋盘挪了,但棋子还在;下一步,该我们想想怎么把“制造”升级成“智造”。 留言区说说,你身边有人接到产线搬迁的通知吗?你觉得中国制造还能把哪些优势留在牌桌上?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 2025-07-29《印度首次成为美国手机最大供货地》 新浪财经 2025-07-29《印度产智能手机向美国出口量大幅增加 二季度已超过1000万部》 财联社 2025-07-30《关税战加速智能手机市场巨变:印度Q2成美国最大供应国》
近日英国Canalys公司的分析数据显示,由于2月份开始的抵制中国制造,截至6月
【7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