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初,毛主席忽然问彭德怀:“哪支部队打美军打得最好?”彭德怀思索片刻,说:“第42军,”,没想到主席表示:立刻将他们调回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2年初,北京中南海,正值隆冬,深夜的灯光照得院中雪影斑驳,毛主席穿着军大衣站在作战地图前,沉默了好一会儿,突然问身边的彭德怀:“哪支部队打美军打得最好?” 彭德怀闻言,放下手中电报,眉头微皱,思索片刻,才低声说道:“第42军。”毛主席听完,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立刻将他们调回来。” 这句话很突然,彭德怀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眼下朝鲜战局尚未结束,战场胶着,谈判难进,任何一支能打的部队都极为宝贵。 第42军正处在前线阵地,战斗经验丰富,与美军正面交锋过多次,屡战屡胜,堪称精锐之中的精锐,把这支部队撤回国内,看上去不是一个寻常的决定。 三年前,第42军最早跨过鸭绿江,是志愿军中第一支整建制入朝作战的部队,他们在1950年10月抵达朝鲜,第一场硬仗就在黄草岭打响。 当时,美军的陆战一师、南朝鲜军队联合推进,企图从东线突破志愿军防线,直插纵深,42军面对的是装备先进、火力强大的美军和韩军部队,黄草岭地势复杂,道路狭窄,通信不畅,增援困难。 吴瑞林是当时的军长,他带领部队抢先占据制高点,用铁锹、炸药和手榴弹构筑工事,掘壕设伏,战士们用绳子和手搭人梯,把重机枪运上山头。 当敌军车队在夜间进入伏击圈时,爆破声震天动地,巨石、燃烧弹、滚木一起倾泻,美军陷入混乱。 三天三夜,42军守住了阵地,不仅抵住了敌军的进攻,还在反击中歼敌三千多人,这一仗之后,美军调整了作战部署,也对42军产生了极大戒备。 此后两年,42军又参加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每次都打得干净利落,他们熟悉美军战术,能预判敌方调动,协同作战能力也逐步提升。 美军第二任总司令李奇微在回忆录中提到,42军是他们最头疼的一支中国军队,毛主席点名调回的,正是这样一支让敌人畏惧的部队。 吴瑞林接到命令后,没有多问原因,马上开始安排部队移交阵地,当时正值朝鲜西海岸反登陆作战准备阶段,42军已构筑好海岸防线,训练有素。 他们把所有阵地布防图、武器装备交接表、作战方案一一整理清楚,保证后续部队能无缝接替,返程途中,部队没有休整,直接转入下一项任务。 吴瑞林和政委郭成柱回京述职,向志愿军总部详细汇报了朝鲜西线防御情况,彭德怀亲自接见了他们,说:“调你们回来,是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亲自定的,要你们去守祖国的南大门。” 他随后还提到,毛主席曾私下问他:“美军最怕哪个军?”他答:“第42军打过美军的八个师,每次都能取胜。”毛主席点头,说:“就让他们守南大门。” 第42军到达华南后,第一项任务是改装和修建营房,他们从山地作战转向海岸防御,从步兵编制转为适应复杂地形的多样化结构。 在广州、海南等地,他们开始学习沿海防务知识,训练内容也从传统战斗演练转为适应新环境的战术课目,服装换了,武器也升级了,但纪律作风丝毫未变。 不久后,部队开始担任海岸警备和防空任务,吴瑞林本人也被调任南海舰队,成为新中国海军的关键将领,他从未接触过海军作战,不会游泳,晕船,但依旧吃住在舰艇上,白天听课看图,晚上练站姿。 他带领原42军部分连队组建海军陆战队,把陆战经验移植到岛礁防御,重新编写训练纲要,推进南海防御体系建设。 1954年,南海海域,一艘英国军舰无预警进入中国领海,吴瑞林命令一支快艇分队前出拦截,逼迫对方掉头。 这是新中国海军第一次在南海武力驱离外舰,后来,又有一次蒋军试图破坏我方岸防设施,吴瑞林组织包抄,迅速完成歼灭战,部队纪律严明,战术得当,未发生任何误判。 1955年,吴瑞林被授予中将军衔,1960年,他接任南海舰队司令员,继续推进装备建设和战术体系优化。 1965年“八·六海战”,他指挥舰队击沉国民党舰只两艘,击毙敌军百余人,随后,又指挥部队击落多架美军侦察机,维护了中国南海领空安全,毛主席对他说:“你在南海做得好,调你来,是对的。” 毛主席当年的那句“调回来”,不是一时起意,也不是避战保兵,而是一个有远见的判断,他知道,战争不仅打现在,更要看下一步。 42军不是被撤,而是被重新安置在更重要的位置,他们在朝鲜打赢了战争,在祖国南方守住了和平,他们的每一步,都是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略智慧 央视新闻——长津湖战役背后的战略决策
1952年初,毛主席忽然问彭德怀:“哪支部队打美军打得最好?”彭德怀思索片刻,说
如梦菲记
2025-07-30 15:16:1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