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苏联的一名醉汉被带到警局,随后遭到了殴打,不幸去世。三名警察搜查他的证件时,发现他的工作单位,居然是克格勃…… 1980年12月26日,莫斯科。一个叫维亚切斯拉夫阿法纳西耶夫的哥们儿,刚过完40岁生日。在那个年代的苏联,物资那叫一个缺,但他生日宴上收到的礼物可不赖:香肠、熏肉、还有好几瓶酒。搁现在,你可能觉得不就点吃的喝的嘛,但在当时,这绝对是能让邻居羡慕到眼红的“硬通货”。 阿法纳西耶夫喝得有点高,坐上了回家的地铁。结果,一觉睡到了终点站“日丹诺夫站”。一个负责清车的大妈发现了他,本来想叫醒他赶紧下车,可眼睛一瞟,就盯上了他那个装满美食美酒的提包。 值班的三个警察,听完大妈颠倒黑白的“控诉”,非但没想着弄清事实,眼睛也跟那大妈一样,黏在了阿法纳西耶夫的提包上。他们把大妈先打发走,然后对着阿法纳西耶夫说:“东西留下,我们得‘调查’一下这到底是谁的。” 这话说得,简直就是明抢。阿法纳西耶夫什么人?他可是克格勃的少校,这种小伎俩他能看不懂?当场就戳穿了这几个警察的坏心思。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几个警察觉得面子挂不住,加上值班时也喝了点酒,酒精一上头,恼羞成怒,对着阿法纳西耶夫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等他们打累了停手,阿法纳西耶夫已经昏死过去,人事不省。 他天真地以为,死无对证,这事就能压下去。但他不知道,他这个决定,会变成一根杠杆,直接撬动了苏联最高层的权力格局。 五天后,阿法纳西耶夫少校在医院里不治身亡。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死者自己的单位——克格勃;另一个,则是警察系统的主管部门——内务部。 而这两家的老大,恰好是当时苏联政坛上斗得最凶的两个人。 克格勃的主席,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尤里安德罗波夫。他为人冷静、手段老辣,一直想更上一层楼。而内务部的部长,是尼古拉晓洛科夫。他是时任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铁杆心腹,权势滔天。两人都是“接班人”的热门人选,彼此视对方为眼中钉。 一个克格勃特工,被内务部的警察活活打死。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弹药,精准地砸到了安德罗波夫手里。他立刻下令,动用一切力量,彻查此案,而且要把事情闹大,越大越好。 晓洛科夫那边也慌了,赶紧想办法捂盖子,动用内务部的力量阻挠调查。于是,莫斯科上演了堪称奇观的一幕:克格勃的专案组去查案,后面跟着内务部的探员在盯梢;克格勃一看,直接派出阿尔法特种部队,反过来保护自己的调查人员。 苏联两大强力部门,就在首都街头,为了一个少校的死,展开了真刀真枪的暗战。 纸终究包不住火。在克格勃的强力介入下,人证物证很快被一一锁定。那三个打人的警察、那个做蠢事的分局长,一个都跑不掉。 但安德罗波夫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几个小警察。他要的,是扳倒晓洛科夫。借着“反腐”的名义,调查范围迅速扩大。人们震惊地发现,曾经被塑造成人民卫士的内务部,从上到下已经烂到了根子里。 从那一刻起,晓洛科夫的政治生命就结束了。勃列日涅夫去世后,安德罗波夫顺利接班。晓洛科夫被立刻解职,接受调查。1984年底,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内务部长,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也为了不牵连家人,他穿上崭新的大将礼服,挂满勋章,在自己的别墅里,用一把猎枪结束了生命。 他可能到死都没想明白,他的倒台,不是因为他比别人更贪,而是因为他在权力斗争中输了。他输给了一个比他更冷酷、更善于抓住机会的对手。
抖音里的杨培云律师这次火了因为她与众不同的支持“诬告女孩”在法院一审已经判决
【75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