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非常不正常,太不正常了!”当国内某大厂算法大牛牛超听到Meta给华人科

森森视野 2025-08-03 21:14:55

“不正常,非常不正常,太不正常了!”当国内某大厂算法大牛牛超听到Meta给华人科学家庞若鸣开出2亿美元薪酬包时,连飙三个“不正常”。14亿人民币是什么概念?普通人百万年薪不吃不喝得从唐朝干到现在。这不是段子,是刚刚发生的真事。 故事得从7月7日彭博社那篇《苹果顶尖AI模型高管被Meta挖角》说起。报道一落地,硅谷炸了锅:原来扎克伯格为了他的“超级智能实验室”,直接给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递上了一份数千万美元年薪、总价值2亿美元的薪酬包——现金+股票+签约金,分四年解锁,每一刀都闪着金光。苹果内部知情人透露,库克甚至没尝试匹配报价,直接放人。庞若鸣当晚收拾抽屉,隔天就带着百人团队里最精锐的十几号人转场Meta,留下苹果AI部门在风中凌乱。 为什么小扎肯下血本?看看庞若鸣的履历就明白:上海人,1995年向明中学保送上海交大教改联读班,普林斯顿博士,谷歌15年老兵,一手搭建Zanzibar全球权限系统,又在苹果带队做出支撑Apple Intelligence的大模型,论文引用4万+。用同行的话说,“既懂炼丹又懂建炉”,整个硅谷不到两位数。Meta今年在AI基础设施上本就计划烧掉数百亿美元,人才预算更是上不封顶,庞若鸣只是其中最贵的一块拼图。 更扎心的是,这并非孤例。Meta开出的“亿元先生”合同里,4年3亿美元的就有OpenAI研究员余家辉,谷歌、Anthropic也各被挖得人心惶惶。而国内呢?算法岗月薪中位数4.2万,顶尖专家年薪200万人民币已算顶配,折合美元不到30万,只有Meta的百分之一。情怀填不饱房贷,也抵不过孩子一张国际学校的学费单。 有人骂小扎“带坏行情”,可市场就是市场。Meta的股价在过去12个月涨了70%,市值冲破1.2万亿美元,只要AI故事继续讲下去,股票兑现的每一刀都可能是真金子。反观国内,科创板AI公司估值回调,股价腰斩的不在少数,给不出也不敢给天价包裹。于是顶尖华人科学家用脚投票,清华、北大、上交、中科大校友在硅谷排排坐,成了小扎的“亿元军团”。 这场人才地震的余波还在扩散。7月1日,Meta内部邮件宣布“超级智能实验室”成立;7月10日,财联社统计,Meta今年AI相关预算追加到650亿美元;7月15日,杭州网报道,小扎又盯上了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 49%股权,作价143亿美元,只为把华人天才Alexandr Wang也绑上战车。而国内媒体只能干着急,热搜上挂着“2亿美元年薪系误读”,却没人能误读那份赤裸裸的差距。 故事讲到这儿,屏幕前的你也许在算:我干到退休能不能攒下14亿?答案是,如果市场规则不改,我们也许连下一代的“庞若鸣”都留不住。官媒也在喊话:新华社7月13日发文《以更灵活薪酬机制引才聚才》指出,“要用市场化手段让顶尖人才名利双收”;《经济日报》7月12日评论《给科研人员“定价”也是生产力》呼吁“敢为天下先地提高人才待遇”;人民网7月14日跟进《全球AI人才争夺白热化,中国如何接招》强调“薪酬、股权、税收组合拳刻不容缓”。政策风向已明,接下来就看哪家公司、哪座城市先掏出真金白银。 留言区聊聊:如果给你14亿,你会留在国内还是去硅谷?或者,你觉得国内哪家公司最有希望第一个开出亿元包裹?

0 阅读:78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