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春,刚刚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路过南昌,短暂停留,得知贺子珍在这里,便打算请贺子珍吃一顿饭。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8年的春天,外交部大楼里的文件还带着油墨香,新上任的外交部长陈毅风尘仆仆赶往南方考察。 火车在南昌站台停靠时,工作人员低声汇报,贺子珍同志正在南昌休养,陈毅当即放下行程,嘱咐秘书安排会面。 那天傍晚,赣江边的国营饭店亮起暖黄的灯,陈毅特意点了道井冈山时期的红米饭,瓷勺碰着粗陶碗的声响里,两位老战友谈起1934年红军医院的纱布总是不够用。 这顿便饭背后藏着长达九年的情谊,1949年深秋,贺子珍从东北南下上海时,陈毅正在外滩指挥战后重建。 中南海的电话深夜打进市长办公室,主席特意嘱咐从个人稿费中拨款照料。 陈毅握着话筒笑答:"阿拉上海再艰难,革命大姐的牛奶面包总归供得起。" 第二天清早,静安区常德路一栋三层小楼就配齐了医护人员,市委行政处每月派专人送来自来水笔写的开支清单,这些细节后来都出现在上海市档案馆的解密文件里。 上海人对这位特殊住户充满好奇,瑞金医院的护士长记得,贺子珍总把病号服换成旧军装,窗台上永远摆着井冈山采的野花标本。 1954年台风过境时,陈毅穿着高筒雨靴来检查房屋漏雨情况,看见贺子珍正用搪瓷缸接天花板的渗水,两人为要不要换房子争执起来。 最终是陈毅的警卫员抱着藤箱强行搬家,淮海路那栋英式洋房的花园里,至今留着贺子珍亲手栽的腊梅。 移居南昌前那个梅雨季节,贺子珍的关节炎发作得厉害,陈毅带着总后勤部调拨的进口药品来看望,茶几上摊着江西省政府送来的住房图纸。 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红蓝铅笔的标记上,贺子珍指着赣江边的位置说:"当年长征出发时,毛主席就是从这里渡的河。"陈毅闻言立即打电话给江西省委,第二天就有工程兵来加固江堤。 这段往事在2018年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里首次公开,摄制组找到当年负责搬迁的市委干事,老人回忆陈毅曾私下叮嘱:"贺大姐用的家具全部从江西运来,连痰盂都要找到延安时期的款式。"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库房里,至今保存着贺子珍用过的樟木箱,箱底压着1958年陈毅宴请时的菜单,辣椒炒肉旁用钢笔写着"少油多醋",正是井冈山时期的口味。 历史学者在梳理这段往事时发现,从1949到1958年,上海财政局特别账户里始终有一笔"特殊经费"。 陈毅离任时专门交代继任者:"这笔钱要像保护电台密码一样保管。" 直到1984年贺子珍逝世,账户余额还有三万元人民币,按照陈毅早年批示全部捐给了井冈山希望小学。 最近公开的上海市医疗档案显示,贺子珍在沪期间的主治医生每月要向市委递交两份病历,一份普通档案,一份用牛皮纸密封直送北京。 这种特殊的关照延续到1958年春天,当贺子珍提出回乡请求时,江西省政府连夜派来配有医用担架的专列。 发车那天,上海站台没有欢送仪式,只有陈毅让秘书捎来的一网兜黄桃,后来人们才知道,那是用陈毅最后一个月的部长特供票买的。 信源: 上海市档案馆《1949-1958年上海特别行政经费使用记录》 江西日报官方微博《八一起义纪念馆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 央视新闻客户端《纪录片〈情谊〉第三集:特殊的照顾》
1958年春,刚刚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路过南昌,短暂停留,得知贺子珍在这里,便打算
猫猫背茹茹
2025-08-06 00:29:03
0
阅读:1